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宮婢與妃嬪的分別

十一月三十日

週末反思博文內容,發覺「和而不同」的狀態,只屬偶發性事件,絕非職場常態,繼續再在網誌上描述,只為滿足我個人緬懷往昔美好的時光,對讀者無甚裨益,決定把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延續改放入私人日記簿,網上話題轉換為職場較普遍存在的「擦鞋文化」(職場上,賣藝與賣身的分別與擦鞋文化的關係,可參考我十月十四日的博文)。

近期可能多看電視劇「宮心計」,對擦鞋文化的認知似乎有點進步,斗膽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些膚淺的心得,一方面希望裝備大家,迎接未來的挑戰,二來希望拋磚引玉,盼望有好心人不吝賜教,指出我理解的謬誤,令一眾讀者和我都有機會提升水平。

話題廣泛,暫時粗略把內容分為:

- 宮婢與妃嬪的分別
- 妃嬪的價值觀和寂寞
- 如何評定妃嬪的高下?
- 成功妃嬪的特質
- 如果避免「樹倒猢猻散」?

一連五日,如果能夠得到你們的回應,補充我人事白癡的弱點,必能令這網誌內容更豐富深入,大家獲益良多。

宮婢和妃嬪(從電視劇學到的知識,皇后地位尊崇,母儀天下,按律法擁有管治後宮的實權,是皇室的一部份,並非妃嬪)的終極任務是待奉皇室,分別是前者賣藝、後者賣身;賣身的妃嬪往往身高身價,因為她們有機會,一旦懷龍胎,便能母憑子貴,正式躍身成為真正的皇室;以我日常觀察,千方百計希望向皇帝拋眉弄眼、卑微獻媚的人雖然多不勝數,真正能夠接近皇帝,有望搖身一變,成為上等人的,百中無一。

隨時隨地準備賣身的妃嬪們,心中明白她們唯一的生存價值,完全取決於她們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未得寵幸的妃嬪,地位比宮婢更賤,因為她們的生存會變得毫無價值,能否接近皇帝與否,對她們來說是生死猶關的大事,難怪她們無所不用其極,行為手段即使危害國家也在所不惜(唐朝楊貴妃,有本領令皇帝常常缺席早朝,間接引致安史之亂,她最終當然亦因此喪命),這種賣身不賣藝的人,行事陰險孤獨,只懂追求個人利益(畢竟皇帝的寵幸又怎能與別人分享),是極具攻擊性的危險人物;細心觀察職場上追求賣身的同事,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或多或少看到這種特質。

相反,宮婢較像賣藝的同事,如果上級欣賞你的才幹,給予升職的機會,當然好!即使上級刁難,宮婢亦能憑個人才藝貢獻,保留自己的生存空間,因為尚宮局內上司下屬均只是打工仔,整體的終極任務無非為完成皇帝皇室的要求(如縫製最華麗舒適的衣飾、烹煮最美味有益的膳食),上司為求有足夠資源交足功課,不會無故殘害下屬,賣藝同事間的工作關係,絕對不會是你死我活,相反由於目標一致,合作的空間頗大。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貪婪策略

十一月二十七日

畢菲特名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今天港股大瀉超過一千點,恆生指數收報21,134.5,是時候開始製訂貪婪策略。

如果你手頭有五萬元的閒錢(閒是重點,因為成功的投資者像獵人,要有實力和耐性等、等、等 …),可試試我九月九日博文提及「買市不買股」的策略(杜拜世界公司的債務問題到底會牽連什麼銀行和公司,散戶很難看清)買市不買股,風險較低,因為恆生指數由市場上成交最活躍的四十二隻,各行各業具實力的公司股票組成,不像個別公司可能因個別因素一沈不起,只要香港經濟仍有前境,大市總有出頭天,因此不管前路如何風急浪高,投資大市,只要你有的是時間,保證睡得安穩。

股市很有性格,很難捉摸,所以建議分批購入盈富基金(2800),今日收市價每股$21.30,一手五百股,每次最低投資額約近$10,000,手上的$50,000閒錢可分五、六次入市,估計後市人人不同,舉例你估計後市可能下跌至15,000點,可以從17,000點開始分批吸納,每下跌五百點便買一手,到達15,000點時,你剛好購足五手,如果大市再跌,你還可以在14,500點時加買一手,總投資額約為$47,620,連手續費也不會超過$50,000的上限;過程可能未跌至15,000點便反彈,千萬不要高追;有可能跌破14,500點,也不要加碼再追;如果市場調整波幅大大超出預算,不防把每五百點吸納一手改變為每一千點(代價可能是無法全數把$50,000投入市場);完成後,慢慢等大市復甦。

你當然可以選擇從19,000點或18,000點便開始入市,越早入市,越大機會全數投資,但入貨價較高,影響回報;相反越遲入市,入貨價較低,但風險是未必能有機會把全部資本投入,影響回報;無論如何,如果真能按以上計劃,悉數投入,靜待大市反彈至20,000點,便能獲利超過$12,000,如果再等,而大市又再上升,24,000點時獲利便會開雙至$24,000(可惜不懂把試算表放在blog內,否則數字一目了然),我建議退市亦可一如入市,採取分段出售的策略,從21,000點開始每上升500點便賣出一手,無論如何,高位一定要賣,然後把本金和營利放在銀行等、等、等 ... 下一次同樣的機會,再戰江湖,對本對利的投資,只要有策略和嚴守規律(控制過程中因貪婪或恐懼而作出非理性的決定,未到價要忍,一到價要狠,愈跌愈買、愈升愈賣,不能有一絲猶豫),你我都能做得到。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人事問題,令人心煩

十一月二十六日

昨天公司事多繁忙,回家雖然有點疲倦,仍有心有力寫了一小時的博文;今天公司的人事問題,令人心煩,沒有心情慢慢寫作。

我不怕事煩,最怕人煩—不是討厭別人煩我,而是沒有足夠的信心能夠好好解決,唯有多花點時間仔細考慮再考慮,再度脫稿,請多多包涵。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和而不同

十一月二十五日

你相信「和而不同」嗎?

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大至國際問題(如人民幣應否升值?什麼時候升值?)、本港的政治問題(如政改方案,五區請辭)、公司的發展方向(如網站內容該針對B2C抑或B2B的廣告客戶)、小至今天午飯該吃日本菜抑或茶餐廳,總是人言人殊,爭拗不絕,只要有人的地方,便免不了紛爭,別說和而不同,即使利益一致,目標一致,行動的方向、時間、速度都可能構成極大的矛盾,更何況不同,真正是癡人說夢話。

天真的我卻偏偏相信,這狀態是有可能出現的,因為我試過,很希望在這裏跟大家分享。

前幾年,當Bernard Lee仍然是我們的統帥時,Ben Luk主管市場部,Aley Chang是銷售部的頭頭,Kenneth Wong負責資訊部,Simon Wu統籌營運,我是大打雜,負責財務、人事、行政和客服,因為個人背景、性格、價值觀和負責的範圍不同,在剛開始合作的磨合期,我們總是爭拗不休,尤其是好辯的Aley Chang和Debbie Ho,事無大小,總是辯論至面紅耳赤,至死方休,最厲害的一次要算是在赤立角富豪酒店的away day,我們用了整整三天,把公司的方向、政策、架構、執行,逐一檢視,Aley和我在第二天辯論到晚上十一點多,仍然各執一詞,Bernard害怕失控,分別叫Aley和我收聲(我曾在他們面前提及此事,但他們都有點失憶),很奇怪自此一役,我們反而加深了解,真的能夠做到和而不同,難怪Bernard常形容為「黃金組合」。

經過反覆的思考,我初步認為,要達到和而不同,必須有三個先決條件:共同目標、互相信任和胸襟廣闊。前兩個條件較易理解,但什麼是胸襟廣闊呢?明天再續。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頭痛

十一月二十四日

我是一個平凡不過的普通人,要繼續爆料,唯有向身邊的人開刀,經我再三哀求,外子終於首肯讓我寫一些與他有關的私事。

他是我大學同系同級的同學,未畢業已經認定,如無意外對方便會是將來結婚的對像,後來的情節十分乏味,買樓、結婚、生小孩 …

雖然一起生活許多年,他和我相同、相似的地方少之又少;他做老板、我打工;他愛融洽、我好辯;他愛看報紙雜誌、我愛看書;他方向感一流,我是路癡(詳情見於十一月六日的博文);他面對女兒不知從何說起只懂笑、我卻嘴不停(這點由小女提供);他愛吃、我愛煮;他近幾年迷上紅酒、我卻怕果酒酸從不奉陪;他是超級足球迷(捱更抵夜看電視直播仍未感滿足,還常常親赴足球盛事現場看球賽,每星期更會下場一展身手,就好像今晚,他現正在足球場上馳騁,據他自己描述技術相當不俗)、我只知道足球只准用腳踢(他糾正我說龍門除外);他買股票一味喜歡短線投機、我卻偏愛長線投資;他最怕讀書、我卻視讀書為工餘調劑;他怕冷、我怕熱;他花錢只求痛快、我卻分毫必計 … 各走極端的地方超多,無法一一盡錄;話雖如此,和他相處我感覺挺自然的,但按以上邏輯推理,他可能覺得我超級難頂也說不定,待他回家後,再問。

唯一相同的是我兩同樣好勝,意見不合的時候,如果無法說服對方的話,便會各自按自己認為對的方法努力再努力,期望用實際的成績震懾對方的氣焰,因此屬於長期鬥爭型的夫妻,暫時結算:他的事業、行內知名度、被委任的公職、人脈網絡、識飲識食又識玩,各方面都處於上風,連我最有把握的投資,他最近也急起直追,令我非常頭痛!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寫意的單車徑

十一月二十三日

這個週末看了電影「2012末世預言」,一如所料,場面震撼,內容空洞,幸好在又一城的AMC觀看,總算值回票價,詳細的影評當然已經載入your portal新推出的電影子網站,有時間到那邊看看,考考你的眼力,能否猜中我的影評藝名,答中有獎。

另外我還花了足足兩小時踏單車,你或者不相信,我除了喜歡吃、喜歡看書、看電影以外,其他嗜好都頗為活躍,別小看我個子矮小,年輕時也曾參予籃球、乒乓球、短跑等的訓練,所以縱然現在一把年紀仍然能夠踏單車,我家在沙田,沿城門河踏單車是一項平常不過的家庭活動,藉得一提的反而是昨天的行車路線。

如果你單車頭面向大埔方向出車,大部份人都會選城門河的左邊單車徑,因為這邊車路直通大埔,已經通行可能超過二十年了,出於習慣我從來都走城門河的這一邊直至昨日;經外子推介,昨天挑了我從未走過的城門河右邊單車徑,從大圍到沙田畫舫的一段,全程倚城門河而建,因為已完工多年,綠樹林蔭,但單車徑設計以彎路和緩慢上下坡幅為主,與左邊設計無異,再往前行,漸入佳景,新單車徑沿吐露港而建,筆直平坦,車流量不太多,最重點的是踩單車人仕的技術較為平均,感覺安全,令人能夠放鬆心情,四圍瀏覽,放眼盡是開闊海景,撲面海風,處處都可停車休息或拍照(昨天沿途看見一大拍友,對著一位露膊模不停拍攝),真的十分藉得推介;踏著踏著我們不經不覺踏了整整一小時,已到馬山(聞說有單車行提供「大圍出車,馬山還」的彈性安排)的海典居,稍稍休息便折返大圍,運動足足兩小時,腿雖然有點倦,但一滴汗也沒流,寫意得無話可說!

p.s. 怕曬的女仕可按我昨天的時間表,四時從大圍出發,太陽只會在妳背上帶來溫暖,五時回程時,太陽已毫無威力兼且逐漸下山(日落西山的景色也不錯),忘記防曬也沒有問題,只是風大,回家最好做個補濕面膜,包保不留任何風霜在臉上。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無的放矢

十一月二十日

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完美主義者,任何經我手的工作,完成任務只是理所當然的基本要求,還應該不斷想盡一切辦法,在可能的範圍內把工作做得更好,以至最好,近幾年才知道其他人的要求不一定和自己一樣,但職場生存的基本法應該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上司派下來的工作,如非不合情理,最低限度也應該盡力完成,即使力有不逮,未能原整完成,也應該努力交足工夫,以示盡力爭取達標,這只是所有受薪人仕的基本道德,不該有人不遵守吧!可是 .....

一直認為某些人很蠢,根本不懂得處理工作上的問題,常常無的放矢,白費氣力,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位大管理員眼見老鼠橫行,明知大某處必定是藏污納垢,極需徹底清潔,但他偏不去查明鼠窩所在,一擊把鼠患連根拔起,只懂一味拿著掃帚隨便東掃掃、西掃掃,彷佛指望老鼠問題自動消失,就好像一個獵人在未對準獵物便放箭,成功的機會少於百分之一,失敗的機會超過百分之九十九,不單白花氣力,還可能誤傷誤殺其他動物;直到最近眼見犯這毛病的同事似乎都不是蠢人,相反是一些思辯能力頗高,職位亦頗高的同事,開始懷疑這些愚蠢行為背後可能有一個我不知曉的動機,唯有不恥下問,終於知悉這些聰明人原來可能由始至終,從沒想過把任務完成,明知事情將來必定會小事變大事,有人大興問罪之師,因此不惜浪費氣力,隨便做一些門面工作,期望事情鬧大之後可以藉此過關。

各位聰明的同事,很不幸我已發現這等把戲,不會再幼稚地認為無的放矢是愚蠢行為,今後請不必在我面前來這一套,任何同事如果在未認清問題前便扮作努力解決的模樣,我都會清楚明白這些人應該根本從來都不想把任務完成。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選擇

十一月十九日

杭州之行除了大吃大喝、睡覺睡到自然醒、笑出更多魚尾紋以外,還有機會翻看剛上市新書Steven Levitt 和Stephen Dubner 的Super Freakonomics,和四年前出版的 Freakonomics 一樣,很值得一看;一般人如果懂得用數據核實理論已經很了不起,因為數據較為客觀,不隨個人意願而改變,令人做決定時偏向理性,平衡單憑直覺或感覺產生的偏差;Steven Levitt 更高,他能夠從數據發現理論,是真正高人中的高人。

和大家分享書中的第一個發現:大家都知道醉酒駕車是高危動作,全世界只要有車的地方,便會統計因醉酒駕車而導致的交通意外,及傷亡人數,因此在美國如果你的鄰居(外國居所之間的距離一般都不會太接近,需要駕車往返)在你家飲飽食醉後選擇酒後不駕車,慢慢步行回家,你一定會支持鼓勵他的明智選擇,但這決定真的是對嗎?Steven Levitt 經過詳細數據分析,比較平均每一哩的醉酒駕車和每一哩的醉酒行路的意外率,發現醉酒行路的死亡率比醉酒駕車高八倍,當然醉酒駕車的意外除導致司機死亡外,亦往往會禍及無辜,Steven 把所有關連死亡人數一併計算,發現醉酒行路的死亡率仍然比醉駕高出五倍!

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試過知道A選擇是錯後,便毫不猶豫的選擇B?我試過,但已經決心戒除這壞習慣,A是錯不代表B是對,以上故事清楚指出選擇B比選擇A更錯——錯誤程度是A的五倍,這故事教訓我們,應該把AB分開考慮,個別判別每個選擇的好與壞,才決定應否放棄A?或選擇B?或選擇AB以外的可行方案?.... 希望這有趣的故事能夠提醒我們,放棄或逃避一個壞的選擇不代表另一選擇是對的。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又冷又陰又濕的杭州





十一月十八日

杭州一如想像,又冷又陰又濕,除了首尾兩天,雨勢稍稍有驟停時段外,中間兩日持續不斷不斷不斷地傾盆大雨,相信任何旅遊人仕面對這種天氣狀況都會感到極為沮喪。

同行的飲食朋友,雖然事前和我一樣天天祈禱,希望奇跡出現,能夠把行程推遲或者突然晴空萬里,可惜天不從人願,上週六只好硬著頭皮踏上旅程,大家見面盡量不談天氣,絕口不互相埋怨,不抱任何期望,日日望天打卦,見步行步,旅程居然相當愉快;同行的既然是飲食朋友,行程重點當然以食為主,餐餐杭幫菜,食肆包括:紅泥、外婆家、張生記、皇飯兒、不知名的農家菜和黃龍大排檔,印象難忘的菜式首推超大鰣魚(張生記,¥198)、醬蘿蔔(外婆家)、醉棗(紅泥)、煎鱸魚(外婆家)、絲瓜炒蛋(不知名的農家菜)、榴蓮酥(張生記)、桂花年糕(外婆家)…. 最遺憾的是仍然未有機會一嚐傳說中張生記的老鴨煲,外面的天氣愈冷,我們花在吃飯的時間便愈長,吃的品種數量亦愈多,從吃的角度考慮,應該是得多於失;玩方面較為困難,總計包括:趁雨勢較少的空檔,漫步夜遊西湖,微至大雨中欣賞西溪濕地公園,滂沱大雨中觀賞戶外大型表演「印象西湖」和室內香艷的演出「千古情」,更享受了古色古香的姍娜娜足浴和價錢比香港更貴的兩岸咖啡,漫天風雨下我們居然節目浪接浪,笑聲不絕地面對惡劣的天氣,令我充份體驗明白「山不轉水轉」的道理,天氣主宰不了我們的旅程,只要不怨天不猶人,冷雨下仍然可以玩得盡慶。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電影

十一月十三日

很高興籌備多時的電影子網站今天正式面世,我本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影迷,是那種購票入電影院看大銀幕,聽杜比立體聲的影迷,尤其是那些荷理活的大片,影像、音響加上幕幕高潮的劇情,放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欣賞,令人很容易投入,慢慢忘記現實,與主角一起經歷心情起伏,驚險刺激或者奇異空間,對我來說是一種很capturing(capture是俘虜的意思)的經驗,我也喜歡看小說、漫畫和話劇,但電影傳遞的故事,始終光影奪人,份外吸引。

我差不多每個週末都會到戲院看電影,一年下來看過的電影超過四十部,十年四百部 .... 如此推算我看過的電影何只一千,但如果你問我喜歡那幾部電影?又或者對哪些電影較有印象?我只會啞口無言,對於電影中的影象,散場燈光一亮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相反小說以純文字描述的主要情節,我反而多多少少都有點印象,是否因為自己缺乏影像記憶,所以腦海不能容納電影片段?抑或你們跟我都一樣,電影只能帶來片刻的觀感刺激,過程歡娛,過後無痕,但事隔數天,又心思思的再來 .... 你還有其他的嗜好跟這一樣嗎?

今年中秋節曾到杭州賞月,可惜因隨旅行團前往,未能盡情大吃大喝,回港後想盡辦法法相約飲食朋友再次前往,左遷右就的結果,終於選定寒流襲杭州的本週末重遊,天氣預告最低溫度是零度,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西湖十景中恐怕只能欣賞「斷橋殘雪」,唯有望天打卦,下週三回來再告訴大家行程的苦樂。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言語傷人

十一月十二日

早幾個星期和舊公司的同事吃晚飯,少不免舊事重提,話題竟然扯到我當年的言語暴行,十分搞笑。

之前提及我曾在機場貨運站(貨運站和客運站的功能相約,一個處理人流,一個處理物流)工作,參予籌組赤立角機場的一個全新貨運站(啟德年代全港只有一個專利的貨運站,直至新機場成立,才首度引入競爭),萬事起頭難,再加上自己對機場、空運、物流、倉務一無所知,每天需要處理的問題超多超煩,更嚴重的是由於本人全無經驗,根本不知從何入手,一直只能邊做邊學,甚或從錯誤中學習。如果你年過十五歲應該有印象機場開幕時的災情,客運站尚可,混亂約在兩星期內陸續平復,但貨運站的癱瘓,持續超過一個月,空運貨物堆積如山的場面天天上報紙、上電視,當時作為貨運站唯一剩下的經理(另一個營運經理在機場開幕的第七天,因意見不合,一氣之下,放下工作證,二話不說便離職),工作量簡直是排山倒海,不論晝夜,只知道一覺醒來便上班,倦得不能工作便回家睡覺,在這背景下我對任何浪費時間的活動容忍度是零,為減少浪費時間,當年曾經試過:

事件一:
同事來我辦公室,必恭必敬的問:「Debbie,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我頭也不抬地回應:「你當然可以問,但我卻不一定會回答你。」

事件二:
同事來我辦公室,未開口說話,我便警告他:「你問我問題前,請仔細想一想,你來問我是因為你不知道答案抑或你認為我知道答案,如非後者,請不必問,因為不能為你提供答案會令我感到難堪。」

事件三:
同事來我辦公室表示想聽聽我的意見,我回應道:「如果你想做的事不是超過你的職權範圍,或者與現行的做法明顯背道而馳,請放胆進行,無需問我意見。」

經過十多年他們竟然仍然印象深刻,雖然事過境遷,他們已不再介懷,才能毫無顧忌地在我面前數落我當年的不是,大家笑作一團,但我心底比任何時候都要更清楚明白言語傷人的道理,我的一句無心快語不料比刀劍更銳利,傷了對方的感情或自尊,久久不能平伏 .... 罪過!罪過!未知現在的我是否依然一樣口舌傷人呢?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階級觀念

十一月十一日

同事告訴我,看過我的blog後,發現我原來相當「草根」,事實我在公共屋村成長,當然草根;亦可能因為出身草根,我基本上沒有階級觀念,你可能不會相信,我對上司下屬、中外男女、富貴貧賤,交情一樣的話,態度相差不遠,如果你認為我常常笑笑口"窒"你,請隨便打聽我是否對“誰”(包括對老板和家中的菲傭)都一樣,工作和私生活接觸到的各式人等,我當然有喜惡,但絕少因為對方的階級。到底階級觀念有什麼作用呢?

工作上,我是大部份同事的上司,職責和權力當然較大,崗位不同可能迫使我事事考慮公司長遠和整體利益,有時無可避免作出你不認同的決定,大至公司發展策略,小至一紙合同的特批,我總想盡辦法把我決定的背後原因(如果可以)一一向受影響的同事清楚交代,無非希望你明白我的權力不是亦不會在黑箱中操作,事實上我和你一樣只是公司受薪的僱員,只因身負較重大的任務,必須承擔更沈重的擔子(一如俗語所謂的「食得鹹魚,抵得渴」),上司一詞在我眼中是責(obligation)不是權(right),你可能認為我高高在上,我卻認為大家的分別只是不同的工作範圍和責任的輕重,絕非高下;日常如果我沒有積極回應你的問題,可能是心煩事忙,絕非擺架子。

和我剛好相反的,有些人可能因為出身高貴,總認為自己是流著藍色血液的貴族(blue blooded people) ,老認為自己的智商、品味、學識、閱歷、甚至生活圈子都高人一等,心中雖然難忍身邊的低等動物,無奈誤落塵網,被逼與一眾低等動物合作,為免孤立,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皮笑肉不笑地讚美一些他認為白癡無聊的作品,心中悲苦真個不足為外人道,過份抑壓的結果可能會引致偶發性失控,突然會面露不屑的表情,口出尖酸刻薄的言詞,挖苦身邊所有的低等動物,儀態盡失;眼見這種自命高人一等的貴族,天天活在痛苦中,我更清楚做一個無階級觀念的草根階層最快樂。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一流銀行

十一月十日

分享今早去銀行的經歷:我是某大銀行的尊貴客戶(任何人的戶口結餘達到某一水平,便自動成為這銀行的尊貴客戶,這銀行如何區分客戶可想而知)今早因為要把存款從一個戶口轉賬到另一戶口,一大清早便拜訪這銀行的理財中心,注意這些理財中心不是普通銀行分行,裝飾舒適精緻不在話下,還免費提供滴漏咖啡,各式飲品,報紙雜誌等等,任何人一踏進大堂,立刻有年青貌美的職員主動提供協助,如果尊貴的顧客實在太多的話,職員會再三因耽誤客人寶貴的時間致歉,今早很幸運不需聽太多廢話,便能直接到有坐椅的服務台前轉數,服務員笑臉迎人地提供服務,直至他發現我要求轉賬的數目部份仍未過妥,因為之前存入的支票必須在今天下年三時才能確定提取,他很有禮貌地解釋他的難處,不能即時為我提供轉賬服務,問題是我下午無法抽時間再來,由於所有要查要簽的文件已經辦妥,很自然地我問他能否先把轉數指令輸入電腦,待下午三時後前數過妥才做今天的轉賬,他說銀行的電腦不接受這種指示,我再要求他保存已簽好的文件直至下午三時才轉數,他說這不乎合銀行的規矩,我問他是否一定要客人下午三時後再來理財中心、再排隊、再跟另一個職員說同一番話、再讓他重新審查身份證、再簽你等一會在我面前撕毀的文件,才能符合銀行的規矩?他無奈地在已簽處的文件背後,寫下天下間最不負責任的條款,要求我簽名確認,然後才十萬個不願地把文件收下照辦;天!我的要求是否真的太難太不合理,連這間一流銀行內的一流服務員都好像應付不了?

同一間銀行數星期前的某一天,當我登入網上銀行服務時,突然要求我在十次登入之內設定保密問題,我當時趕時間,沒加理會便直接登入使用銀行服務,以後每次登入都收到銀行倒數警告(你還有九次機會,你還有八次機會,你還有七次機會 ... ),如果不在銀行限定的十次登入限額內完成設定保密問題,銀行便會終止我的網上銀行服務,事態嚴重,唯有聽命屈從,才發現原來銀行為方便顧客在沒有密碼器隨身時,仍然能夠通過回答兩條簡單自訂的保密問便能於網上銀行做一些簡單的指令如查數等,原意提升銀行服務質素的改動,可惜執行的方式霸道得驚人。

這銀行剛剛推行電子月結單(e-statement),世界慣例一般銀行在推行電子月結單時,不單讓顧客選擇傳統(紙張本)月結單或網上電子月結單,同時為吸引顧客改用電子月結單,都主動把省下的行政費用與顧客均分,但這世界一流的銀行,卻把省下的一分一毫全數袋袋平安,連一句多謝也欠奉;同一間銀行,不管你身體狀況(老弱傷殘抑或年輕力壯),不管你客戶類別(從最一般到最尊貴),在銀行大堂(如果你有幸找到全港只有數十間的理財中心除外)一律都要站著排隊等候職員的服務,時間長短要視乎你當天運氣,如果你願意退而求其次,到銀行門外的櫃員機,列隊的陣容一般也好不了多少。

聰明的你一定已經猜到這銀行的寶號。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工餘興趣

十一月九日

我擁有一個嚇死人的工餘興趣:接受正規教育。

總認為現代商業社會,無論擔當哪一個崗位,略懂商業、財務、電腦和法律都有好處,所以把心一橫每科都讀了個碩士學位;老實說我從來都不是個擅長或者勤力的讀書人(注意:看書和讀書絕對是兩碼子的事,因為讀書往往需要在不適合的時間內,看一些你完全沒有興趣的書),充其量我只是上課較為留心和懂一點考試技巧的學生,托賴總算次次順利通過。雖然每個學科我都花了不少於兩年時間,作出系統性學習,但每個範疇內所能掌握的知識畢竟非常皮毛,走馬看花式的學習,只足夠令我明白每個學科的基本語言及其分析事物的取態;舉例財務的基本概念是現金是皇(cash is king) 和金錢的時間值(time value of money),箇中道理無非是金錢資本分分秒秒都在生錢,因此任何人只要能積聚第一桶金,便有條件繼續、繼續 ….

讀了這許多年的書,終於明白一個道理:讀書不一定會令人明理,我認識的教授大部份智商雖然超班,觀點論據卻往往或多或少都有點超現實,因此我常用孔子的兩句話警惕自己:「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單純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不嘗試把概念應用在實際生活上,來明辨道理的由來和適用範圍的話,遇到有衝突的理論時,只會感到迷惘(考考你:有人說合同標明的時間決定合同的有效性,如果你購買的冰櫃,延遲一小時送抵你家,你有權撤消合同嗎?),「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的學習態度,令人愈多學理論愈迷惘,每每認為道理人言人殊,多學無益。另一方面,單靠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而不學習新知識,遲早都會有江郎才盡的一天(思而不學則殆),尤其現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唯有透過終生學習才能保持競爭力。

我常自覺不足,促使自己不斷努力學習,可惜不管如何努力,所讀學科並沒有令我的識見更上一層樓,經過不斷的反思,初步斷定所學科目太側重技術性,缺乏對人性的研究和理解,因而停滯不前,三年前毅然轉研究心理學,期望可平衡過份對事不對人的冷漠。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最最失敗的一面


十一月六日

繼續爆料,前兩天的博文披露我最珍貴的成就,今天更厲害,打算揭露我最最失敗的一面:駕駛。

我擁有駕駛執照約十八年,從無間斷駕車,算一算當中八年以上,我是每天自行駕車上下班,十八年總計駕車時數超過五千(一般從一竅不通到考牌成功約需三、四十小時),如果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是真的話,我的駕駛技術經歷五千小時的磨練,恐怕變不成針亦應該最低限度變成釘,或者較幼的鐵柱吧,可是我的駕駛技術居然從無寸進,確匪夷所思!駕駛技術粗略可分為三類:

- 路面操控,包括路面行車,加速減慢,轉彎過線
- 方向感和認路,包括分辨東南西北,熟知各街各巷和路面結構
- 慢車技術,包括泊位和窄路轉彎

三種技巧中除了首項尚算及格以外,其餘兩項讓我用實例描述自己如何低能;我全無空間感,不辨左右,連一個像樣的圓形都無法劃出來,別說辨別南北西東,我雖然常常駕車,但絕少接送同事,原因是我的腦海地圖 (mental map) 完全沒有出入沙田(很明顯我家在沙田)以外的路線,換句話,從銅鑼灣到美孚,對我來說,最直接、最穩妥的路線是由銅鑼灣回沙田,然後再由沙田往美孚,如果勉強嘗試直接從銅鑼灣到美孚,恐怕會途經香港仔、貝沙灣、西隧、荃灣、屯門 .... 等等,路線雖然次次不同,但保證能夠到達目的地;別誤會我因患認路障礙症,只有勇氣穿梭於指定線路的人,全港哪裡我都有勇氣自己駕車前往,記得幾年前公司同事相約在白泥釣魚,地點異常偏僻,必需經流浮山再走一段頗長單線雙程的路,忘記用了多少時間前往,但總算在散會前到達;因此如果你時間充裕,又不介意跟我遊車河,非常歡迎坐我的順風車,慢慢欣賞我如何使盡渾身解數,左拐右拐地,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前往近在咫尺的目的地。從來都不明白為什麼我對往返住宅以外的路線,毫無記憶,如果有誰知道認路障礙症的偏方或食療,務必第一時間通知我,重重有賞!

很不幸,我的慢車技術又是另一個經典,以前在機場貨運站工作,停車場理所當然地大物博,我的泊位極為寬闊,出入的道路足夠兩線最大型貨櫃車行走,三年來每天上班我都把車泊在同一個位置上,但能夠一手駄泊車的日子不會超過十天,白癡程度真正無人能及,我的舊同事每朝總是三三兩兩的站在窗前欣賞我泊車,聽說他們每朝的娛樂就是打賭我當天到底用多少手駄泊車;離開赤立角,回到市區工作之後,我立即換車,挑選車輛只有一個要求:asap(as SMALL as possible,越小越好),降低慢車的難度。

你可能奇怪我既然先天不足,後天又虛不受補,為什麼仍會堅持駕駛,是嗎?從學車到現在,每次駕車遇上困難,我都會跟自己說:「我認為最笨最無用的人都懂駕駛,無道理我學不到,做不來!」就因為這句話,鼓勵了自己接受了許多不可能的挑戰。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第一次脫稿

十一月五日

昨晚送別兩位十四年未見的朋友,地點是南丫島,聚會人多,時間又長,加上路途遙遠,回家已是凌晨,今早又要一早參予重要會議,迫不得已,第一次脫稿,見諒!為此我今晚會特別加料,敬請密切留意。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畢生成就


十一月四日

發現每次我在這裏透露私生活的點滴,似乎都能引起回響,為此訪問多位同事,普遍都認為多說說私事和個人感受可增添一份親切感,好!決定再爆料,滿足觀眾的要求。

記得十多年前我申請入讀中文大學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時,遇上人生中一次最難應付的小組面試,其中一位教授問我認為什麼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十多年前我的答案是:我的兩個女兒,今天我的答案仍然一樣,她們確實是我最珍貴的成就,不要誤會,她們沒有過人能力,只是普通的家女孩,大女的名字是紅彤彤的彤,妹妹的名字是黃澄澄的澄,很明顯她們的出現為我和外子的人生增添太多色彩,和天下間所有父母一樣,我們都是兩個女兒的小影迷,從小到現在她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吸引著我們的視線,一言一行在我們眼中都是頂級可愛,看見聽見她們我當然會笑,連想起她們也會使我發笑。我這個媽媽一點都不devoted(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中文詞彙,打個比喻:我心目中devoted的媽媽應該是那些如果只剩下一碗飯,她會餓著肚子,把唯一的一碗留給子女吃;但我卻會選擇跟她們平分這唯一的一碗飯),不太喜歡也不太懂管教,老喜歡跟她們聊天跟她們玩,曾經試過叫她別上課讀書,跟我們外出遊玩,有點不可思議,是嗎?身邊許多朋友都抱怨每晚跟小朋友講故事很吃力,我從無這個壓力,因為從小到大,我總是要求她們給我講故事;她們的朋友大多數都在課餘請補習老師補習,我不單沒為她們安排補習,更過份的是,我要求她倆中二以後,便要外出替小學生補習,自己賺取零用錢;我教她們投資,以HK$5,000為資本,各自挑選股票,賺了可提出來作零用,虧了由我承擔,她們都很投入,大女告訴我,她有一天跟同學外出午膳,一時忘形大談股票,令傍邊餐廳的顧客也禁不住問她年歲!結果兩個都能在大約一年間賺了千多二千多元;在我這個另類媽媽的薰陶下,小女五年級時在校內賣自製手繩賺錢,結果當然被罰,還禍及父母 ... 這麼多年有太多太多的趣事,都好好的保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走筆至此可能你已經明白為何我認為她倆是我畢生的成就,因為她們竟然在我這另類教育下,居然正常成長,暫時沒有異樣。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形象

十一月三日

「形象」一詞在公共關係學中指組織或個人的總體特徵和實際表現在社會公眾中獲得的認知和評價。讓我先探討個人形象的重要性,曾蔭權近期被報紙窮追猛打,質詢他在施政報告提出的慳電現金券,涉嫌輸送利益予代理慳電的姻親莫錦全,弟婦林淑貞亦因為得到立法會議員石禮謙的幫助,所投資的雷曼迷債於今年四月優先獲得銀行六成的賠償,曾蔭權被質疑有否濫用特首的權力,令她的個案優先被處理,你或者(與曾特首一樣)覺得這些指控很無聊(根本無憑無據)或者認定只是報紙(又一次)搞作新聞,但實情是曾先生的民望應聲下跌至上任以來的新低,表示有部份人開始懷疑他是否真的無心,有沒有想過,如果相同的事件發生在董建華、陳方安生、范徐麗泰身上會否一樣呢?相信較多人會傾向相信他們並無私心,可惜曾蔭權由始至終給人的印象是技術官僚、看風駛、能屈能伸和機關算盡的機會主義者,一時「忘記」申報利益和從沒有為家人「問問」賠償的進展,似乎很難想像,可見個人形象如何重要。

個人形象好像很虛無,但事實上大部份人都會依據我們的形象,估計他們從我們口中聽不到的說話(絃外之音),舉例:一個形象三心兩意的人,無論他表示好或不好,大部份下屬都不會認真地執行他的指示,反正明天他又會改變主意;一個形象急功近利的上司,聰明的下屬不會為他賣命,因為明知他只會將所有團隊的功勞,厚顏無恥地據為己有;一個形象正直的人,即使被證實撒謊,仍會被認為另有隱衷(例如:劉德華).... 說到這裏你有沒有衝動去偵查自己的形象?有沒有認真考慮為自己建立一個正面的形象?有沒有努力維持這正面的形象?

公司的形象就是品牌,中國人這方面比較落後,因此常給外國人取笑,我們雖然擁有全世界最優質的茶葉,但卻無法培養出如「立頓」(Lipton)一樣的品牌,看來這將是中國許多公司的挑戰和國內市場學的重要課題。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槓杆原理

十一月二日

今天偷懶,內容不是自創,而是借用外子週末跟我說的一番話,希望你和我一樣得到一點啟發。

你知道買樓收租有多少回報嗎?以下我以一個超簡化的例子包括沒經紀佣金、沒厘印、沒裝修費用和單利計算,以沙田第一城的上車單位(395呎)為例,現時的買入價大約是HK$1,500,000,租金約值HK$7,000一個月,扣除管理費、差餉和地租,總值不會超過HK1,000一個月,每月淨收入約HK$6,000,相等於每年回報HK$72,000(HK$6,000 x 12),投資回報率4.8%(= 72,000/1,500,000),相比存款利率已經是不錯的回報;若果把相同的投資向銀行按揭七成樓價,相當於HK$1,050,000,其餘三成HK$450,000以現金支付,換句話你真正的投資金額只是HK$450,000,其餘七成由銀行支付,當然你因此要負擔利息支出,銀行貸款的HK$1,050,000按樓按兩厘計算,每月的利息支出約為HK1,750,用以上每月淨收入的$6,000扣除利息支出HK$1,750,有按揭的情況下每月淨收入便會減少為HK$4,250(= HK$6,000 - HK$1,750),相等於每年收入HK$51,000(= HK$4,250 x 12),但按你投資的HK$450,000計算,回報率達11.3%(= 51,000/450,000),非常吸引!這正正是槓杆投資的吸引!(槓杆投資是指以貸款提升投資金額,從而增加回報及風險;我另一篇十月二十日的博文,描述如果藉此提升外匯回報及風險)

買樓收租這投資當然有一定的風險,包括樓價的上落,利息的浮動,租金的波動,空置的長短,租客的質量,都會直接影響投資回報率,但與定期存款的回報率相比,足足超過10%,應該抵銷許多風險吧!


p.s.有同事問我現在是不是買樓的良機?我認為如果你有需要,而且價錢是自己能付擔的(我管理風險的概念可參考十月十九日的博文),市場又不是太瘋狂,便應該買,越早越好,因為長遠而言樓價還是向上的。另外有同事問我樓市有沒有泡沫?我認為不應參考個別超貴豪宅的成交價(凡數量稀少的成交,不管價格高低都沒有代表性),應參考整體的按揭負擔比率(按揭供款/家庭收入),現在大約35%-40%,1997年這比率超過90%,明顯有分別。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完美主義者

十月三十日

每個週末我都會親自泡製早餐與家人共享,食物種類雖然千篇一律的奶茶、多士、煎蛋、蕃茄和火腿,但百吃不厭,原因是很享受整個煮和吃的過程(和我一樣忙的男士女士,我強烈推介你試試週末煮早餐,因為比較煮其餘兩餐容易快捷許多,但溫馨親密的效果分別不大)。上週末我如常地準備早餐,不知什麼原故火腿竟然變壞,不宜進食,發現這事後,我雖然繼續吃其他食物,但內心忽然變得很沮喪,不斷思索什麼出錯和如何避免再犯,既聽不見身邊人的話題,也嘗不到食物的滋味,心不在焉的表情神態當然逃不過外子的法眼,問我為何心煩,我如實相告,他一邊高高興興的吃煎蛋,一邊回應我道:「沒有了火腿,還有雞蛋、蕃茄、奶茶和多士可供享受,你看我吃得多高興,何必為唯一變壞的食物而耿耿於懷,錯過其他美食呢?」說得有道理,為什麼面前那麼多食物,我只專注於唯一有缺陷的?為什麼?

因為我是一位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容不得任何瑕疵,如果我完成的一件事,有一百個組成部份,只要其中一部份出錯,便會為此感到不安和遺憾,儘管其餘九十九部份完美無瑕也無法令我釋懷,因為整件事已經不再完美 — 事事追求完美的我,禁不住專注唯一有缺陷的部份,千方百計期望它不再出現、不再遺憾 — 如果有同事奇怪我怎麼能夠在一張密麻麻的試算表(excel)或內聯網(intranet)上,毫無難度地即時指出唯一的錯誤,很明顯這是性格使然,絕對沒有搞針對的意思,事實上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常認為我不斷學習的動力,主要是因為經常自覺不足。

對!完美主義(九型人格的第一類)是一種很沈重和充滿挫折感的性格,它雖然鞭策我不斷向上,但過份追求完美亦令自己經常感到沮喪和失望;經歷長時間觀察和分析,我決定按本性為較重要的事繼續追求完美,但決不再為小事找狂,嘗試努力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看見我為了幾片變壞的火腿發呆,就知功力仍未到家),老實說,要控制自然反應談何容易,不過為自己、為身邊的人,藉得!更何況即使不能改變當場反應,一經提醒也很容易走出無謂的執著。我雖然同意性格沒有對錯,但如果某種性格在某種特定的環境內,經常令人處於負面情緒中,便要多加留意,舉例一個樂於助人(九型人格的第二類)的同事,如果身處大量自私無能的同輩中,難免會"被迫"接受超過能力範圍以外的工作量,無法平衡工作與家庭,負面情緒因而揮之不去;又例如一位追求成功(九型人格的第三類)的同事,如果身處擦鞋文化中,難免捨難取易,專注於取悅上級的個人喜好,而忽略平輩與下級的要求,因而招人話柄,在工作環境中倍感孤單;如果你長期感到不快樂、不滿意、不公平、不被重視.... 或者是時候趁週末好好反省那些性格不合時宜,我們都不是或者不應該是性格的奴隸,只要你願意,改變一定有可能,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