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跳槽的原因

四月三十日

合指一算,曾經受僱於七間公司,平均服務年資不足三年半,絕對不算對僱主忠心耿耿的一類,每次轉工的原因都不同,七間公司,八次出入,有成功也有失敗的經歷,希望我真誠的分享,能夠助你作出明智的決定,增加成功的機會。

離職可以是主動或被動,讓我們集中討論主動辭職;離職後不從事相同的工作,例如我便是由全職管理人員轉變為全職退休人仕,又或者某些同事離職後創業,這種人生的轉捩點也不是我今天討論的範圍;讓我們集中審視從一家公司轉職到另一家公司(跳槽)的原因:

1. 頭號原因是新的公司工作待遇較佳
2. 新的公司前境一片光明,個人前途因而無可限量
3. 現在公司對員工太刻薄,管理層處事有欠公允
4. 現在公司人事紛繁,謠言滿天飛,同事間互「篤」背脊
5. 現在公司不思從取,原地踏步,局限個人事業發展
6. 無法融入現在公司的文化(例如:一言堂文化、擦鞋文化、超時工作文化 ... ),老感到格格不入
7. 初出茅廬,跳槽純為豐富經歷,為事業鋪路

這總結了我過往跳槽的原因(歡迎提供其他的原因,作為我和其他同事參考),七項原因中第3.至第6.都是針對現在公司的問題,我的失敗經驗教會我,公司不管新舊,都或多或少潛藏相同的問題,分別可能只是程度,如果你對現在公司的某方面(例如對員工太刻薄)確實忍無可忍,仍然需要考慮新公司這方面會否相差無幾,另外人事問題,文化問題和公司前境問題亦該一一打聽,不防查詢曾經跳槽離開新公司的朋友,考慮他們離職的原因,自己能否接受,那些一心慫恿你入局的人,可能因為個人利益或者資歷太短,提供的資料大都又片面又模糊,很難助你作出明智的決定。

跳槽雖然不是生死猶關的決定,但職場生涯已經太忙碌,無謂再讓錯誤的決定,令自己兜兜轉轉,忙上加忙,何必?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掌門人

四月二十九日

我家的掌門人七十八歲,剛剛和另一位年過八十的婆婆,結伴前往廣州,探望年紀相約的叔叔嬸嬸,在麻雀臺上興祝五一勞動節,近年來她五一、十一例必往返內地,四位老人家每次共聚約兩星期,盡情地打麻雀,打過痛快,趁她不在港,在博上爆她的料。

我在家中舉扮的所有聚會都會邀請她參加,因為我媽媽是個很受歡迎的老人家,總搞不清她的吸引力何來?翻來複去說著相同的幾句話,偏偏我兩個女兒老愛著她,彷彿婆婆說的每句話都是笑話,令她們哈哈大笑;她非常節儉,分毫必計,輕易不會離開大圍,因為捨不得支付車費,她也捨不得吃,每次外出吃飯,她都一再投訴酒樓太貴 ....

大傷風,鼻水長流,淚水漣漣,頭內的壓力太大,令我頭痛又頭「赤」,唯有上床休息,見諒!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世事無常,適者生存

四月二十八日

又病,從喉嚨敏感開始,咳嗽持續,慢慢演變為大傷風,眼淚鼻水不絕,為免傳播細菌,唯有謝絕一切社交活動,直至康復為止。

早一陣子,慕名光顧旺角的HK$10米芝蓮食店——添好運點心專門店,早上十時開始在舖前派籌,顧客可按先後次序,遲些回店舖輪候,我當天十二時折返,足足在門外等候一小時,才能進入舖內,坐的地方十分狹窄,但員工非常友善,點心雖然選擇有限,但現煮現賣,貴精不貴多,水準居然和利苑、西苑等大酒樓不遑多讓,價錢卻十分大眾化,連吃了二十多款點心後,滿足地離開之際,站在門口維持秩序的老板娘笑笑口對我們說:「多謝光顧,歡迎下次再來

從未想過點心專門店能夠如此成功。猶記得幾年前,眼見內地預製的各式點心又方便又便宜,迅速蠶食了大部份的酒樓早市,令香港點心師夫優勢頓失,瀕臨淘汰的邊緣,豈料這羣夕陽工業的從業員,不離不棄自己的專業,終於闖出一條生路——點心專門店,省卻大酒樓的豪華裝修和高昂的租金成本,再加上單一的廚房設備和早午晚師父不斷地鮮製點心,不僅出品水準有保證,價錢亦具競爭力,難怪同類型的點心專門店愈開愈多,世事無常(延續昨天的話題),可能唯一能堅持的,就是學習適應改變,否則遲早只會被淘汰。

我2001年加入黃頁這個大家庭,親眼目到公司許多的改變,從印刷本黃頁,漸漸擴散至多媒體的廣告,我常常因為同事能夠緊跟公司急促的腳步,非常驕傲,市場未明白網上搜尋,我們已推出網上黃頁,市場未聽聞過搜尋推廣服務(search marketing)的時候,我們已推出保證點擊和保證位置的服務 ... 我們從未懼怕市場的轉變,因為從印刷本黃頁的困難中,我們學會不畏轉變,我們學會如何適應轉變,相信我,這生存技能比其他一切的名牌效應都要持久。

千萬不要逃避,避免轉變只會在無聲無色中削弱你的競爭力,誰敢保證其他公司的銷售產品不變,事實上平台的主人(platform owner)很快便會面臨極大轉變,貪圖一時的安逸,只怕將來付出的代價更大。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因時制宜

四月二十七日

前幾天看信報張立的文章,其中一段非常有意思:「莫把眼前現象視為必然,視為一切,視為不變。錢財、官位、青春、家庭、社會、貧富、和平、繁榮、衰落 .... 都在變幻之中,都在轉化之中,君不見,日不落的大英帝國龜縮到英倫三島。我們的上一輩,不相信英國旗會在香港降下,我們的下一輩則不記得英國曾經統治香港。差別就是這麼大。就像我們上一輩,對日本侵華恨之入骨,新一代青年人,視日本為偶像。」非常具體地以兩件你和我都經歷過的大事:英國統治和日軍侵華,表達時代變遷在不知不覺間,竟已在我們這一輩中悄悄地作出180度的改變,我們的追求、信念、價值觀和相信的道理,是否亦該隨客觀環境而轉變呢?

曾於上年十月二十一日的博文,提及我閱讀過不少關於投資的經典著作,每本都是由實戰的勝利者,噁心瀝血地分享他們成功的秘訣,本本都言之成理,令人拜服,問題是他們從實戰中悟出的道理,並非恆真的道理,時移世易,不止於投資市場,我總認為所學的道理,如果只知結論,不知推論,便無法結合環境,推敲某種道理的適應性,例如:報載許多中國大陸樓市爆破的言論,只基於樓價上升急促的現象,忽略按揭的比例、負擔能力和整體經濟發展的速度,把不合適的道理分析市況,很難準確預測後市。

「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是十分反智的行為,世事常變,因時制宜的基礎,就是明白每個道理的前因後果,而非盲目附和,父母教我們的道理固然未必切合我們身處的環境,親身體驗的道理也會過時,所以自己以往堅持的「擇善固執之」和「得理不饒人」,都要改!所謂「善」和「理」都不是絕對,都不該是莫視別人感受的藉口,反而應該讓對方解釋他們背後的動機,才下判語,對你,這可能只是顯淺不過的道理,但我卻走了幾十年的寃枉路,才明白這丁點的道理。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甘願墮後

四月二十六日

近期博上的回應較少,文章內容變得更隨心,和烹飪一樣,愈變愈fusion,純粹按自己的口味配答,不囿於任何地方的菜色,非常自我,但仍然在意你會繼續欣賞。

廣東人俚語「執輸行頭,慘過敗家」,香港人總喜歡走在最前,領風氣之先,事事比別人快,電子產品、手提電話、讀書、賺錢、升職、拍拖 .... 不管是否適合自己,大致上認為愈新愈好,愈早愈好,愈快愈好,因為心底裏或多或少都相信,落後於人真的比花掉家財更失敗,生性急燥的我,當然也是自覺地加不自覺地處處爭先,生怕吃虧。

近期冰島火山輕微爆發,火山灰瀰漫整個歐陸,癱瘓航空交通,事發時,我身在外地,較難跟進最新消息,只知道歐盟國家停航六日,經已惹來社會各界不少負面評價,偏偏英國仍以安全為由,繼續停航了一段較歐盟更長的時段,典型的英式反應,一遇上不確定的事物或新秩序,老是讓其他國家冒險先行,眼見沒出亂子,才慢慢從別國的經驗中汲取教訓,再作決定,上世紀,英國曾經參予討論歐盟和歐羅,但最終選擇置身事外,謀定而後動,絕不急於搶先。

朋友中亦有喜歡墮後的,他們拍拖、擇偶、置業、結婚和生兒育女都較一般同學遲,喜歡觀察和聆聽別人的經驗,總結教訓,預先考慮種種防止重蹈覆轍的方案,才慢慢行事,我大女今年廿歲,同級同學中有些甘願墮後的同學,子女未過五歲。

視時間為人生最重要資源的我,從無後悔「行先、死先」,相同地,喜歡追求平穩生活的朋友,排除不明朗因素確比任何事都更重要;但如今科技令資訊更快更流通,分享別人的經驗不單易如反掌,時間差亦大大縮窄,何必爭先恐後,我現在甘心稍稍墮後。

上海世博開幕在即,務請你第一時間分享第一身經驗,以便我及各方好友能夠作出更佳安排。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四月二十三日

現代的服務業,體貼得令人難以置信,馬爾代夫一行,從抵步Male的一刻,便全程被照顧,運送行李,交通安排,check-in酒店,坐飛機,坐船,預訂晚餐、spa和島上活動,都一一由工作人員代勞,感覺非常稱心,這種五星級的服務,其實香港也不少,我剛把物業出租,負責的地產代理不單到稅務局打厘印,還代我提交「新租出或重訂協議通知書」(表格CR-109)予差餉物業估價署,更改大厦管業處的業主資料和差餉及地租通知單上的通訊地址,此外再送來一本書局發售的租單部,第一頁更體貼地以人手填寫了物業的資料作為「樣本」,真正細心又體貼;我最怕行街市,海鮮的腥味和生肉的氣味,常常令我作噁,但偏偏人情味「爆燈」,一眼看穿我並非廚房老手,便細心講解各種肉食的用途,還時常自願助我整理生魚生肉,人太多時,甚至囑咐其他客人回頭再來,令我非常感動;事實上,公司提供的服務亦是超級到位,網頁設計不純是頁面設計,還包括整個網站的構思選材、專業攝影、撰寫文字和連結電郵等等其他電腦功能,務求令顧客得到「無憂無慮」的一站式服務;無可否認,作為顧客的你與我漸漸被寵壞,得一想二,得二想三,老認為服務人員應該更積極、更樂意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理所當然的要求,理所當然的享受 ...

這種風氣下,作為服務機構的顧員的你和我,變得愈來愈吃力,公司甚少因為客戶的額外要求,增加入手,顧員唯有啞忍,在正常的工作時間以外,盡量滿足客人的要求,變相減少私人時間,處理自己個人和家庭的種種事務,唯有請求、要求、懇求、哀求服務自己的人多走一步,較常見的例子是,現在的銀行職員願意親臨顧客的辦公室簽文件,因為我們太忙於外出找顧客簽單,因而形成一個循環:自己的時間總是用來服務別人,自己的事唯有由別人代勞,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現象,到底是好?是壞?


p.s. 改寫了四月十二日的博文,把當天準備的菜色一一列出,有興趣可以一看,有機會亦可嘗嘗我的烹飪技術。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印象星加坡

四月二十二日

從來不喜歡星加坡,氣溫太高,陽光太猛,城市建設太規範太沈悶,星加坡人的英語、普通話和廣府話都太怪;偏偏星加坡跟我緣份非淺,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探訪,避無可避;可能你不相信,我下月中又再重遊星加坡,衷心希望能夠對這小鎮日久生情。

此行拜訪了試業的環球片場,面積和香港的迪士尼樂園不相伯仲,已啟用的機動遊戲居然比香港更少,唯一可取的是入場人數稀少,排隊輪候的時間接近零,很配合我性急的口胃,聖淘沙島上沙塵滾滾,工程處處,已開放的除了環球片場外,還有一間賭場和四間各具特色的酒店,可能地方太新,沿途的指示非常缺乏,就連當地的工作人員也不懂指示方向或提供服務詳情,相信遲一點來旅遊,配套應該較為完備,事實上耗資超過港幣四百億的金沙賭場(澳門金沙的投資額少於港幣二十億)仍在日以繼夜地趕工,爭取五日後(四月二十七日)如期開幕。

下榻Clarke Quay的Park Hotel,附近一帶是較新的夜市點,星加坡河伴上滿佈戶內、戶外特色酒吧和食肆,企圖扭轉一般人認為星加坡沒有夜生活的成見,



整體建築規劃和相關設施十分完善,可惜水靜鵝飛,入坐率低於50%;整體而言,星加坡的旅遊設施非常充足,獨欠足夠的遊客,暫時仍然過份冷清。




每次到星加坡最感滿意的仍然是「吃」,海南雞飯、喇沙、胡椒蟹、肉骨茶,沙嗲 ... 等等傳統食品,仍然保持水準,沒讓我們失望,聽說近年引入外援,法國菜和意大利菜都很有水準,可惜逗留時間太短,肚皮又不爭氣,唯有留待下月重遊時,再大吃大喝!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印象馬爾代夫

四月二十一日

外遊剛好一星期,五日四夜在馬爾代夫,三日兩夜在星加坡,經歷兩個接近赤道沒有季節的的小鎮,令我的膚色變成歷史性的深棕色,記憶中離開校園工作後,從未有機會接觸如此多的猛烈陽光,感覺又健康又精神抖擻。

我絕少到陽光海灘的地方旅遊,因為兩個從未公開的秘密(開博後,秘密變得愈來愈少):我患中耳炎,雖然不致於弱聽,但聽覺遲鈍,電話鈴聲一般要靠身邊的人提醒,才懂接聽,最怕噪音,因為音量太大,便會在頭顱內產生共鳴,異常難受,左耳稍稍沾水便會發炎,所以我忌水;另外我怕熱,因為毛孔太小,排汗困難,氣溫稍微提高,只會臉紅耳赤,除了鼻上輕微冒汗外,全身發滾也不會流汗,近幾年練習瑜伽後,情況大大改善,毛孔功能恢復,才慢慢放開成見,開始嘗試欣賞熱帶風情。

下榻位於南半球的香格里拉渡假村,從香港出發先到星加坡,轉機到馬爾代夫的首都Male,還要乘七十分鐘內「陸」機,再乘車、乘船才到達酒店「大」堂,路途非常遙遠,顛簸的行程中,一心只望當地的景物,能夠令我這個一點都不熱衷水上活動的邊緣遊客不枉此行 ....

首先揭盅的是預訂的villa,面對藍天碧海的無邊際泳池,面積雖然有限,但勝在「私家」:



和睡房相連的浴室,面積比客廳和睡房更大,還有露天的淋浴間,和其他地方的渡假村比較,不過不失,當然還可選擇海中搭建的水上屋或岸邊的樹屋,各適其適;無可否認,居住的房間和提供的服務均屬一流,可惜未至於獨特,令我最印象難忘的反而是從早到晚不斷從海上吹向岸上的海風,不徐不疾,帶走暑氣之餘,亦剛好令皮膚持續感到被撫摸的舒適;此外浮潛時,一低頭便能看見Discovery Channel出現的海底世界,珊瑚,海龜、魚羣(包括許多和Nemo一樣的小丑魚),全都展示在清澈的海水中,觸手可及,令人難忘;是否藉得途長路遠的旅程,真的見仁見智了。




意外地發現,島上服務員許多來自國內,餐廳侍應、廚師、浮潛教練、大堂接待 ... 等等,回程時,Male機場的接待是當地人,亦努力跟我們說普通話(懂說,不懂聽的程度),幾天的逗留說普通話的機會竟然比英語還多,中國人不單製造業冠絕全球,外遊消費的力度,亦慢慢改變旅遊業單一英語的傳統。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身心俱疲

四月十二日

今天非常繁忙,因為外子生日,由我親自在家準備晚餐,餵胞九位外子的好友——每位都識飲識食,不容有失,從計劃餐單:

六前菜
貴妃醉蝦
法國懶蟹
世界各地生蠔
海膽蘋果片
青邊鮑魚片
芥末涼拌雲耳

熱湯
鮑魚火腿雞湯

三主菜
迷迭香羊架
香醬燜牛筋腩
龍蝦意粉

餐後甜品
由小女準備的甜品,法式士多啤梨餅作為生日旦糕




買材料,洗切煮(部份由工人代勞),一手包辦,時間緊迫,廚房設備非常有限,頗感吃力,我喜歡烹飪,但喜歡在毫無壓力下煮食,這次破天荒的創舉,幸好尚算「見得人」,但完成這年度挑戰後,身心俱疲,必須休息、休息 ...

明天外遊馬爾代夫,四月二十一日博上再見。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你明白嗎?

四月九日

近期看了兩部關於愛情的港產電影,「月滿軒尼詩」和「志明與春嬌」,對現代的愛情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

八十前的我對「月滿軒尼詩」描述的愛情較能掌握,電器店少東阿來生性懶惰,終日混混噩噩,年過四十從未「的起心肝」做過任何一件正經事,青梅足馬的女朋友放棄阿來另嫁較出色的男人,雖然最終婚姻失敗,但她本人已成為城中名攝影師,阿來對她的選擇沒有心存怨恨,因心知女朋友不可能接受自己的頹廢,二人一直能夠保持友好關係,互相關懷,彼此信任,阿來雖然懶,但他性格隨和、善解人意、內心善良、言談幽默和喜歡幻想,的確很能討女孩子歡心;湯唯飾演的愛蓮性格剛烈,敢愛敢恨,一心只希望坐牢的男朋友盡快出獄,洗心革面和自己重過新生,無奈癡心錯付,出獄後的男朋友,所作所為令她絕望,反而平凡善良的阿來更能令她安心和快樂,兩人的愛情淡淡地、慢慢地在投契的交談,分享共同的嗜好和大同小異的家庭壓力下滋長,我能夠明白阿來喜歡愛蓮的癡,亦明白愛蓮喜歡阿來的純,往後的發展電影沒有交代,但他們一段情的起步點,最低限度我看明白。

可是「志明與春嬌」中的愛情很難理解,春嬌聽完志明的同事在「打邊爐」時,分享志明的女朋友竟然在眾目睽睽下,手觸夾著外國人的陰毛,引致他們分手,令春嬌對志明另眼相看,故意陪他多走一段冤枉路,再扮對坪石邨出現的UFO很有興趣,互相交換電話號碼,之後他們不斷互傳手機短訊,經歷好些毫不浪漫的劇情(陪一大羣朋友唱K慶祝生日,陪朋友等網上結識的台灣朋友),繼而因為誤會,令春嬌的同居男朋友非常不滿,結束早該完結的同居關係,然後一起到時租酒店渡宿一宵,可能雙方的關係發展太快,突然又變得冷淡,幸好財政預算案宣佈提高煙稅,兩人匆忙在加稅前一天晚上,四出買煙,卻又湊巧踫上,冷凍了的關係得以回暖,雙方又繼續戀情,看完後仍然奇怪志明喜歡春嬌甚麼?春嬌又喜歡志明甚麼?電影最後交代志明喜歡春嬌,因為春嬌先對他表示好感;而春嬌喜歡志明是因為志明和其他男人不一樣,在時租酒店只和她睡覺;愈解釋我愈不明白,長於八十後,又聰明又敬老的你,能否稍稍指導我這個不明人?

一個連現代愛情都不懂的人,沒資格研究家庭問題,唯有虛心努力學習。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從家庭出發(續)

四月八日

另一方面家庭成員間,每每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對著緊的人要求超高,容易把家中小事化大,加深矛盾,令大家都透不過氣來,早一陣子(今年二月八日,剛好兩個月前),香港一位中產階級的媽媽,因為四歲女兒未能入讀心儀的名校,在深水埗的西九龍中心,疑因女兒升學問題與丈夫爭執,一氣之下竟先把女兒從商場七樓掉下,隨即自己亦一躍而下,慘死當場,實在令人婉惜;太多的家庭問題從極微小的分歧,漸漸演化為不可收拾的殘局;家庭成員間過份親密的關係,可以令當事人十分盲目,無法客觀判別事實,滋生聰明人做蠢事的環境;即使當事人事發前已輕微感到不對勁,但礙於「清官難審家庭事」,非達到要生要死的一刻,絕少尋求專業意見;加上現代小家庭,遇到婚姻問題時,能夠充當顧問或斡旋角色的兄弟姊妹、姨媽姑姐少之又少;近期我總在思考婚姻生活能否定期檢查——對!就像我們定期檢查身體一樣,預先檢測可能出現的問題,令全家大小通過預防勝於治療的行動,減少家庭悲劇(死別當然是悲劇,經常發生的生離亦是悲劇)的出現;另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就是婚前檢查能否包括性格情緒,以減低失敗的婚姻。

言歸正傳,相信任何能夠增加家庭成員正面情緒或減少負面情緒的行為,充滿愛心的家庭成員必會努力嘗試,相反金錢掛帥的商業社會和職場,終極追求的無非利潤,即使明白如何減少員工的負面情緒,亦只會在增加生產力(利潤)的前題下,馬虎實行 ... 這不是不滿,只是現實,一年前,天真地認為研究職場上的情緒,有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工作氣氛,現在才清楚明白,企業根本沒有足夠動機照顧員工的情緒。

家庭才擁有合適的土壤培養正面的情緒,一個開心的家庭就像避風港,能夠令家庭成員感到安心、鬆弛、幸福但充滿動力,問題是如何建立這樣的一個家庭?三月二十五日的博文題目是「如何齊家?」和近期許多篇關於兩性、子女和壓力的文章,原因是我不斷思索家庭的問題,目前為止,我很希望投身研究家庭問題,發掘更多幸福家庭的元素,又或者學習成為婚姻輔導員,直接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成員溝通和反省;世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家庭這安全網能夠牢固張開,發揮應有的作用,人自然不容易跌進死胡同,你同意嗎?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從家庭出發

四月七日

前兩天的公眾假期,罕有地留在香港,故意偷懶不寫博文,晚飯後坐在電視機前,沒預期的輕鬆,反而有點無所事事的無聊,還是努力筆耕,感覺較為實在。

曾經提及我的博士論文研究人的情緒,希望進一步了解情緒在職場上所發揮的作用,我對繼續研究猶豫未決,因為經過一年的思索和沈澱,發現職場根本不是研究情緒的最佳場所,非常後悔當初的選擇,做人做事真的要想通想透才行動,走錯了路不單浪費時間和精力,騎虎難下的狼狽相,自己也不忍睟睹,繼續或放棄都感覺失敗,唉!

愈來愈相信情緒該從家庭出發,家庭由愛組織,成員間無私地奉獻,目的無非為所有成員目前和將來的幸福不斷努力,父母陪子女讀書,希望兒女將來出人頭地,活得比自己精彩;父親整天奔波勞碌,受盡閒氣,只為賺錢養家;母親精打細算,努力以有限的財政資源,滿足全家上下無窮的慾望;無可否認,個別家庭成員可能極自私,只顧個人享受,完全不懂付出,但大部份的家庭仍然是充滿愛和關懷;可是滿懷善意的成員不一定能組織一個開心的家庭,目標一致的成員每每因為性格不同、方法不同、步伐不同、溝通失誤、積存的怨氣、工作的挫折、不能說的財政的壓力 .... 等等,令成員間的關係變得不是太緊張,便是充滿隔膜。

任何人都希望不管工作上、學業上、感情上或其他生活上的挫敗,都能夠回家靜靜地舔傷口,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爭抝,但過份蹦緊的家庭關係往往令人無處宣泄內心負面的情緒 ...

外出吃飯,回家太晚,明天再續,見諒!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觀點與角度

四月二日

可能你跟我一樣,常常奇怪為甚麼好些老生常談的道理,互相衝突,令人無所適從,舉例:個人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美國的消費一旦減少,不單影響本土國民生產總值,甚至影響全地球經濟,但另一方,中國人的傳統智慧是節儉和積榖防飢,從來不鼓勵消費;兩種剛剛相反的說法,偏又各有道理,困惑了我好一段時期 ....

直至有一天突然發現,鼓勵消費救地球的講法從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出發,個人消費,無論如何超支和浪費,仍然會即時刺激經濟,帶動一連串的經濟活動,令社會得益;但消費耗費個人的財政資源,尤其是非必要的浪費,只會為個人和家庭帶來長遠且沈重的負擔,別以為只有「先駛未來錢」不對,「餐搵、餐食、餐餐清」亦只會令個人和家庭持續活在「手停口停」的陰影下,難以心安,所以從個人的利益出發,還是適可而止的消費較為可取。

明白到從不同的觀點窺看現實,往往得出南轅北轍的結論,令我減少思想上的混亂和無謂的爭拗,容我再以前兩天(三月二十九日)的博文再闡釋這個道理,文章中提及生第二名小孩的好處和弊端,立場飄忽,一時站在父母的角度,一時站在子女的角度:

生第二名子女的好處:

1. 較年長的一位兄姊會幫助照顧和陪伴幼小的弟妹,父母的擔子反而減輕,這點我同意,我兩個女兒特別親近,小時候,大女總喜歡替妹妹打扮,不同的服飾配搭,再加面上誇張的化妝,一玩便花幾小時,長大後,雖然各自擁有不同的生活圈子,但一踫面便無所不談。
(父母的利益)

2. 獨生子女因缺乏機會和別人相處,較難掌握人情世故,不利將來建立人脈網絡。(子女的利益)

3. 獨生子女缺乏一位或一位以上的全天候玩伴,童年難免較為孤獨,我外子童年獨自成長,聽見我形容童年時四姊妹的頑皮倒蛋往事,羨慕不已。(子女利益)

4. 兩位或兩位以上的玩伴總會互相鼓勵,做一些一個人無胆無癮做的事,我的小女幾年前已經懂煮簡單的飯餸,每次我和外子星期天外出吃飯,她都會高高興興地煮飯和姊姊一起吃,年多前姊姊到澳洲留學,她再也提不起興趣煮飯給自己一個人吃了。(子女利益)

5. 獨生子女長大後,家中的事只能由他獨力承擔,不像我們這一代,家中萬事都可以相相量量,我和姊姊都曾經帶對方的子女外出旅遊,一方面增添小朋友的樂趣,亦可讓另一對夫婦有喘息的機會,大家庭熱鬧,樂趣特別多。(子女利益)

生第二名子女的弊端:

1. 照顧家中唯一的小孩已經筋疲力盡,無力再多照顧一名小孩。
(父母的利益)

2. 帶大第一名子女已花好幾年的時間,實在不願意再多花幾年時間帶大另一位小孩。(父母的利益)

3. 一位小孩可以得到父母100%的關注,兩位小孩各得50%,三位小孩,每位只能分得33.3%,如此類推 ... 但每位小孩都希望得到父母百份百的關注。(子女利益)

讀者的補充:1. 現時香港居住環境十分擠迫,又需要聘請傭工照顧小朋友,兩位以上的小朋友 + 傭工 + 兩公婆 ~ 需要六百呎以上單位 ~ 三百萬以上 ~ 月入三萬以上~~~~~~~~~~~~~~~太辛苦了(父母的利益)

2. ... 可以的話,多一點子女,是樂趣,又可以平衡風險,但同也會變成負擔和造成心理壓力 ... (父母的利益)

3. ... 他們可曾想過當他們年老時可能需要自己的仔/女一力照顧時,自己的仔/女要承受多大壓力.到他們自己百年歸老時,自己的仔/女便一個人孤伶伶的,世上再沒有一個和他/她有直接血緣關係的人在身邊, 實在太凄涼了! ... 緃使自己的仔/女可能會抱怨父母因為生了弟/妹令他/她的一切都分薄了,但到他們長大了便會慢慢明白父母的苦心 ... (子女利益)

我們的選擇往往反映個人的取態,而非真理,我羅列觀點,表達立場,只希望通過分享令大家有機會再一次考慮自己的選擇,以免將來後悔,絕對專重你不同的選擇。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聆聽自己

四月一日

前兩天(三月二十九日)關於生兒育女的話題,的確一如Luke所言,「有開始就没有終結」,因為背景、經歷和喜惡的差別,世界上沒有兩個人完全一樣,更加沒有兩個家庭完全相同,因此適合你的,我不一定喜歡,我認為獨生子女太可憐,你或者並不苟同。

聚會時一旦提出這些較具爭議性的話題,總是你一言,我一語,各自抒發自己的感受、困擾、疑問、經驗、看法和壓力,這種討論不是工作會議,不需要結論,不需要共識,沒有跟進事項,亦無時間表,所以互相交流的重點不在認同,而在藉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認真地整理自己平日雜亂無章的思想和零零碎碎的感受;效果有點近似見工面試時,對方追問自己工作的目標是甚麼?強項弱項是甚麼?離職的原因 ... 等等,經過一輪思想整理後,用言語一一表達,然後再傳入自己的耳朵,忽然發現對自己的了解變得更具體和深入,當然面試為求留下最佳的印象,大都言不由衷;但平日和幾位互相信賴的朋友討論人生、討論價值觀、討論工作、討論婚姻、討論兒女,坦率而隨意地表達自己真摯的感想,通過聆聽自己,能夠喚醒你的知覺、良心和理想/夢想,你愈明白自己,便愈能挑選合適自己的前路,避免盲目跟風,最終後悔浪費時間;有機會不妨抽多一點時間和好朋友討論人生重要的課題,透過聆聽自己,了解自己!

我很幸運,上星期有位高人百忙中抽時間輔導我,他耐心聆聽我的處境,小心分析我目前的學習狀況,鼓勵我不要放棄未完成的博士論文,慢慢引導我說出心中的理想,指導我如何繼續追尋 .... 他令我更明白:許多心理輔導和治療,都從聆聽自己起步。

何況聚會時聆聽別人的分享,例如養兒育女的苦與樂,充滿令人捧腹大笑的片段,除了加深朋友間相互了解外,還有機會聽到從未想過的教養方法,增添應付子女的可能性,趁復活節幾天假期,多和朋友面對面交流工作和家庭,相信你必有所得。

Lazy + Busy = Happy

三月三十一日

勁忙的一天,晚上國際電影節最夜一場九時半的電影,竟然延遲半小時播放,慮我回家的時間比預算更遲,疲倦得連啟動電腦計算業績和上網的時間也沒有,直接梳洗上牀睡覺ZZZZzzzzz.....

大女看過我三月二十三日Lazy and Busy的博文,非常認同我的感受,因為她在澳洲的大學生活也是又懶惰又繁忙,她發現"lazy + busy = happy",不錯,日子過得快,也算快活,只要能作出一點點貢獻(從不願意成為產出低於消耗的蝕米大蟲),便會很完美,退休試用期應該可以順利通過了。

請掌聲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