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供求問題

十月二十八日

意猶未盡,今天繼續討論樓價問題,信報於上週末推出樓市剖析專題,讓記者走訪本港地產界、政府官員和投資專業人仕,從多角度包括土地供應、比較直接投資物業與地產股的異同、樓市泡沫的後遺症等,嘗試拆解當下的市況,藉此窺探未來的走勢,內容雖未算精采,但總算能夠提升讀者對當下市況認知的深度,其中一篇由交通銀行資金部羅家聰撰寫的特稿,比較偏向技術性分析,任何圖表數據對我都非常吸引,禁不住仔細閱讀….

他以傳統的經濟理論分析樓市,立論的基礎是「供求決定價格」,換句說話供求是因,樓價是果;羅先生不愧是一位嚴謹的學者,他在應用這已獲大多數人認同的基礎理論預測樓價前,仍不忘以過往數據檢驗這理論的可信程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樓宇的供應數據比較簡單,按統計全港住人單位的數目,樓宇的需求是按全港家庭住戶數目,他發現樓宇的供應早於八十年代開始已超出住戶數目(?),過去二十年供過於求的現象不單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2009年的供應量約250萬個單位,住戶數目估計約只有230萬,供過於求的單位數目竟達20萬之多,按供求定律,過去二十年直到2009年,樓價該沒上調的理由,但實情是樓價在過去二十年基本上是大漲小回,明顯指出他使用的數據可能有瑕疵,可惜他把問題輕輕帶過,把當下的炒風歸咎內地資金湧入(按羅先生的邏輯,湧入的資金必須足夠消化20萬個過剩的單位,以平均六百萬一個單位計算,合共HK$12,000億,但香港年生產總值約只有HK$16,000億),因而引發樓價動量的問題(據他的形容是:升開很容易升,跌開很容易跌),結論似乎有欠嚴謹;換著我是羅先生,一定會重新檢視供求數據的代表性,供應單位數目有否剔除近期頗為流行的相連單位數目?需求的住戶數目又有否包括註冊婚姻以外的同居住戶?有否考慮未婚但卻獨居的成長(熟年)子女?有否考慮新近較流行的home office或者私房菜等的需求?…. 完全沒有批評作者的意思,真心覺得整個樓市剖析專題中(須知道新聞專題已較日常報導較為深入),他的文章最有水平,只是細心一看前文後理,不難發現科學化的數據不一定會推衍出科學化的結論,這正正是為什麼我雖然常看報載數據,但往往對分析和結論都非常有保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