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裹足不前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必須付費,公立醫院四萬,私家醫院更貴,動輒十萬元以上,這收費水平,相信已不單只收回成本,簡直是一門賺錢的產業,何解在香港發展舉步為艱?

按道理,賺錢的生意應該不單有能力支付當前的費用,還能撥出部份利潤投放在改善人力資源和醫院設施,讓生意愈做愈大,長做長有,財源滾滾才對,是嗎?床位和產房不足,大可增加資源擴充;缺乏足夠的醫護人員,大可增加本地培訓,同時考慮暫時輸入外勞,全球招聘,這才是生意之道。

若私營醫院妄顧產婦的身體狀況,濫收邊緣個案,引致公立醫院婦科及兒科深切治療部不勝負荷,當局也可考慮把內地孕婦的「意外」使費,向私家醫院徵收(私家醫院自然有辦法向內地孕婦討回)和提高目前四萬元的產科服務費,收回深切治療部的額外成本,再利用這筆費用進一步擴大和提高婦科兒科深切治療部的水平,惠及本地孕婦,何樂而不為?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按法庭判例能夠取得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因此許多人害怕這一批為數每年約四萬的兒童將來可能成為香港的負擔,事實上目前有能力支付十多二十萬元(產科服務費外,交通費,住宿費、陪月費等等,等等)來港產子的一群,非富則貴,將來家道中落,無法立足故鄉,來港領取綜援過活的個案,也許不會太多吧!若我們真不願見內地人通過來港產子取得居港權,亦可研究竟如何改變入境條例,堵塞這漏洞,然後再衡量在沒有居港權的條件下,香港的產科能否成為獨立的產業,為香港創造財富與就業。

可惜,香港政府只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資源不足,便出七招阻止內地來港產子,充份表現出「限米煮限飯」的態度,難怪甚麼四大支柱,六大產業,八大項目全都裹足不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