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
今早信報副刊李維榕醫生的「故事從家開始」的文章其中一段:
"當代很多社會研究都指出,近代家庭正面臨著分解的危機,這些孩子及年輕人,卻不離不棄地維護自己的家人,甚至醞釀成精神問題,這是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現象。連我自己初時也不明所以,但是過去十多年來在亞洲華人所見到的例子中,最常見的都是這種孩子與父母關係難分難捨的惡性循環。.... 家庭的評估實在十分重要,因為首先要了解,是這些孩子真的患了精神病?還是家庭生病了,孩子只不過是病徵。"
他屢次舉出許多他親自處理的案例,指出孩子的精神問題往往源出於問題家庭,父母貌合神離,不啾不啋,惡言相向,甚至聚少離多都會造成子女無形的壓力,其中一個案例的表面現象是:年屆十八歲的女兒和母親關係惡劣,甚至有毆打母親的記錄,經李醫生詳細了解後發現她父親長期在外,兩母女只得相依為命,當「一個孩子要背負上母親的全部情懷,是個難以肩負的重擔,如此緊密的關係有時真的會讓人感到窒息,甚至用暴力以圖掙脫。」李醫生認為「長大的道理,就是要放下父母,離不開父母的孩子,往往都會憋出很多千奇百怪的毛病出來。」
雖然未必全盤認同他的觀點,但他從實務中觀察的現象,確實警醒了為人母親的我;我常不自覺地、一廂情願地奢望和女兒一直保持以往的親密關係,可能真的讓她們增添了不必要的成長壓力,我常常斷章取義在她們面前引述白居易「燕詩」的其中幾句:「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看完李醫生的文章後,再從頭到尾重讀一遍「燕詩」: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泥銜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發現詩的本意可能是父親養子、子養孫,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的延續才是順應天命的循環,兒女要長大便該讓他們飛,何必因為一己私慾或個人問題,讓子女太沈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