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君子求諸己

四月十一日

以記錄片形式製作的電影不算太多,精彩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看見剛上畫的「呃錢帝國 (Inside Job)」故事大網: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多國陷入金融危機,損失高達20萬億美元,數以百萬計人加入失業大軍,甚至喪失家園… 《Inside Job》通過詳盡的資料搜集,追訪全球金融業界猛人、政客、財經記者,披露金融大鱷的崛興之路,公開業內和學界貪污腐敗的政策背後的驚人真相。由奧斯卡最佳編劇得主麥迪文配音,取景遍及美國、冰島、英國、法國、新加坡、中國。康城影展一鳴驚人,乘勢連奪奧斯卡、紐約影評協會、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美國導演工會等多個獎狀,比《華爾街-金融大鱷》更動魄驚心,真相即將全方位公開!

看來非常吸引,當然不能錯過,週末觀看,感覺電影的確用心製作,剪輯的訪問和當年聽證會的對白精彩萬分,完全表現出偽善者理虧心虛的嘴臉,難以想像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和心血把千頭萬緒的錄影片段,看完又看,才能抽出如斯精彩的部份,故事從列根總統時代開始,美國逐步放寬自1929年大蕭條後通過嚴格限制銀行直接參與股票買賣的Glass-Steagall Act,至1999年的Gramm-Leach-Bliley Act容許銀行經營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保險業務,直接促成2008年的金融海嘯,故事娓娓道來,讓觀眾溫故知新。

遺憾電影取材的角度耳熟能詳,一味指控美國的金融業界代理人問題嚴重,官商勾結的情況下,監管自然不足,政府還每每火上添油,致令金錢掛帥的投資銀行,能夠無所不用其極來騙取無辜大眾的血汗錢,金融海嘯距今兩年多,當年一手促成金融海嘯的幕後主腦依然逍遙法外,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營利依然季季創新高,政府部門依然愛莫能助,平民百姓依舊毫無保障 …

我無意否定電影提出的種種問題,亦十分贊同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但如果讓我拍攝,或許我會多著墨於普羅大眾應如何避免再次被愚弄,金融界善於製造常人無法理解的產品,再透過大手買賣和信貸評級機構(credit rating agency) 造勢,吸引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的跟風者入市,他們卻靜悄悄把產品的風險轉嫁給其他人(電影雖然描述美國如何飽受金融海嘯的影響,實際上美國早已透過次級房屋信貸,把當地樓市爆破後的虧損,大部份轉讓給歐洲各國、中東、以至全世界),他們對羣眾心理知之甚詳,擅於製造輿論和掌握一般人怕蝕底但又怕煩(不願慢慢理解和消化各種金融產品的操作和風險)的心態,因此投資只懂跟風,很危險!

致府坐視不理,小市民大可從自身出發,不瞭解的產品,無論如何不沾手,太便宜的投資,必有隱藏風險,寧可錯過,不可買錯,如果大小投資者能夠愘守紀律,不熟不買,即使監管制度再寬鬆,大鱷再大奸大惡,也很難從你我的口袋騙取一分一毫,對吧?

p.s. 這星期,我將面對兩大挑戰,外子的生日和日文期考,時間分配不足,惟有暫停博文三天,星期五(四月十五日)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