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理性和感性

九月七日

聽說世界兩大首富畢菲特和比爾蓋茨將向中國內地富豪勸捐,他們以身作則,對捐獻事業不單自有一套服己服人的邏輯,還身體力行地親自督導捐款用得其法,令人十分欽佩,可是東西捐獻文化有別,成果如何暫時很難說得準。

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捐獻文化分別很大,我隨便可以指出以下四點:

1. 中國人捐獻喜歡保持低調,最害怕沽名釣譽,相信施恩莫望報,行善最重誠意,唯有完全不寄望任何形式回報的善行才是最高境界。
2. 中國人最愛捐助受天災人禍影響的地區和人民,對於痛失親人和家園的普通人最能感同身受,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出錢出力,救人如救火的自願人士特別多;相反,我們相信長貧難顧,鮮有長期援助擁有謀生能力的人,甚至難以毫無保留地接受綜援人士。
3. 我們相信先祖積聚家財不易,傳子傳孫是理所當然的事,繼承祖業是一種責任,把祖業發揚光大是每一代子子孫孫的使命,任何一個人如果貿貿然決定把部份家族財產捐獻,多少都會感到有點僭越本份。
4. 願意捐錢救難扶災的中國人許多許多,但和外國人一樣,願意放棄安穩的生活,親身前往落後地區作出貢獻的人,相對較少。

中國人的捐獻文化源出於同情心,較為感性;美國人的捐獻文化較理性,長期供款,訂立誓章,著重成效;孰優孰劣很難評定。

身為中國人的我始終認為捐獻應該從心出發,壓力下的承諾似乎有違捐獻的本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