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隨機和非理性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逛畫局時發現我先前介Dan Ariely的第一本著作Predictably Irrational ,click 入 http://debbielsho.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22.html ,他近期的另一本作品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竟然佔據了香港暢銷書榜上前十名位置,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對非理性的行為和決定很感興趣,看過Dan Ariely的第一本書後,一直不斷思考一個問題:「人為甚麼會那麼非理性呢?」

看罷Predictably Irrational,掩卷之際,才發現這書帶來的問題比答案更多;我一直相信:理性思考很合符邏輯,很容易理解,因為唯有通過理性分析的決定和行為,做對的機會大大超過隨機的選擇,聰明的人類透過經驗的積累,自然學懂仔細地分析情況和理性地預測不同的結果,然後才選擇最佳的方案,這是所有解決問題課程(problem solving course) 的標準流程,理應具備自我強化(self-reinforcing) 的特質,漸漸取替與生俱來的直覺思維,因此也連帶相信非理性的抉擇和行為必然是隨機和紛亂無章的。

可是,看過Dan Ariely系統性的研究和鋪陳許多不容否認的非理性思維和行為,真奇怪人類幹嗎如此孜孜於非理性的行為呢?直覺思維對我們有甚麼價值呢?甚麼環境因素讓我們一直保持非理性的選擇呢? …

也許因為結果的隨機性吧???任何事先的分析,都很難以準確預測未來的所有變化,總有變數出現,可能不影響或輕微影響或大幅影響結果,讓人懷疑當初理性分析問題和選擇的作用,有人會仔細回顧當天考慮問題時的誤差,把遺漏的種種因素加入,強化日後的思維;有些人的反應可能認定理性分析並無助預測結果,把結果出現的原因歸咎一些環境因素(例如:8寓意發達的發,4寓意死亡的死),形成貫徹性的非理性行為,對嗎???

若這推論成立,結果愈隨機的環境,愈多人採用直覺思維(例如:股票市場),對未來結果預測能力愈低的人,也相對比其他人更傾向依靠直覺 … 抑或不論智商高低,不論對問題認識的深與淺,所有人對某些盲點一律都是連貫地非理性呢?

對於我,這些問題都是趣味盎然的精神食糧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