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禁慾主義


二0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看完電影《情約一天》 (One Day, 故事大綱:1988年7月15日,大學畢業典禮那天一個隨意的約會,出身清貧循規蹈矩的愛瑪 (安妮夏菲維),與家境富裕專長玩樂的迪斯 (占史杜哲斯),開始了一生的友共情… 他們相約每年的一見鍾情「紀念日」重聚,無論各自走得多遠,生活多忙亂,都會把對方記掛在心頭。20年來緣份變幻,感情沉積;原來二人追求的理想愛情關係,早已擦身而過… ) 兩人緣份的起步點居然是一次未能成事的一夜情(one night stand) ,男主角像做了虧心事一樣,向女主角道歉,這次不一樣的邂逅和未滿足的慾念反而成就了他們倆二十多年不平凡的愛情長跑。

我這八十前的老古板,當然無法理解時下年青人的性觀念,大驚小怪地告訴年齡相若的朋友,感慨自己不懂如何教導女兒應有的性觀念,朋友頭頭是道的告訴我,她如何告誡女兒該如何和男朋友相處,未有計劃的生育如何影響他們的計劃,甚至若真不幸言中,務必要告知父母,切莫嘗試兩小口子私下解決,讓我心服口服。

自從口服避孕丸出現以後,男歡女愛已再無後顧之憂,過往幾千年的禁慾主義,還有存在的價值嗎?食色性也,千百年來,人類雖然懂得修建金字塔、築長城,卻無法隨時滿足最原始的性慾,為控制下一代的數目和非婚生兒童帶來的紛爭,世界各地的文化都不約而同地推崇禁慾,世界四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和回教的核心價值之一都是禁慾,我們自少便被灌輸保守的性觀念,甚麼「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夜夫妻百夜恩」、「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失身」、「守節」、「貞節牌坊」 … 根深蒂固,不容置疑,也不容反思;可是,我們久已習慣的守則不是真理,當愈來愈多遊走於邊緣的人,發現即使超越了傳統的底線,也不用付出太大的代價時,往昔的金科玉律悄沒聲地逐漸失去了價值。

性這話題太敏感了!很少人有勇氣認真地討論和提出改革,禁慾主義的陰影下(傳媒總是以潔癖的標準來披露內容三級的新聞),愈見普遍的「一夜情」只能以種種謊話(我認為畜意隱瞞也是撒謊)來掩飾,瞞騙別人也瞞騙自己,令許多人失去那份坦蕩蕩的暢快,何苦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