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羊羣心理

二0一一年九月八日

動物大遷徙最精彩的一幕要算是動物過瑪拉河(Mara River),帶團的領隊第七次遊肯尼亞,還未能親眼看到動物過河,可知這場面如何難得,參加這旅行團的時候,滿以為擇好日子,一連兩天整日駐在過河的地點,理應不會錯過這一年一度的經典鏡頭。

豈料來到瑪莎瑪拉才明白觀看動物過河,真的可遇不可求,動物保護區很大,約1,510平方公里,比香港大約一半,從旅館來瑪拉河最少也得花上三小時的車程,此外,河流在瑪莎瑪拉的範圍內共長四公里,能夠過河的地點多不勝數,有些地方和對岸差不多相連,水太淺的地方,鱷魚和河馬根本無處容身,岸上的動物能夠從容地排隊過河:


這些動物眼中只有青草,不懂尋找安全的過河地點,不會等候河水退卻的時候過河,牠們甚至不辨方向,不斷以身犯險,往返河流的兩岸,貪婪又愚蠢的動物,早晚落入大鱷口中成為點心。

當大批的動物來到河岸,走在前方的動物,當然能夠看見藏身河床的鱷魚和河馬,心知危險,舉足不前,可是隨後的動物還是懵然不知地如常前進、前進,令岸邊集結的動物愈積愈多,若大隊動物較少,還會理性地觀察河面的動靜和仔細衡量岸上青草的儲備,決定應否立即過河:


僵持的局面可以維持好幾天,直至附近的草原吃盡,才會背城一戰,即使偶爾出現不怕死的動物,不顧一切,率先下河,也不一定能夠鼓動羣眾,領隊就曾經親眼看過一隻牛羚跳入河中,獨自走過一半,發現沒有其他同伴跟隨,便又急急退返,最終整羣動物便作鳥獸散;只有在幾萬隻動物結集,又或者岸邊真的彈盡糧絕的時候,動物才會被迫走進這生死未卜的險地,被鱷魚吃掉的動物故然不少,更多的動物因為驚動了吃草的河馬被咬死,又或者被盲目的同類踐踏而死,因此枉死的屍體隨處可見:


看來羣眾的壓力和飢餓同樣可怕,屍橫遍河的慘況令我想起股市樓市,恐慌性地追隨大隊其實很危險,即使僥幸沒成為大鱷點心的,也同樣難逃一刧!

兩天的動物追蹤,總不斷幻想著動物過河的一幕,臨離開的早上,我在車上隨意四望,竟然看見一大羣動物從河畔向下走往水邊:


大喜過望,不禁大聲呼叫著司機停車察看,同車的團友嚴陣以待,全站起來觀看拍攝,司機隨我手指方向一望說:「cows!」興奮的團友們才發現原來是村民蓄養的牛而已 … 都不禁苦笑全團人都患上「過河妄想症」,原來當人太渴望一件事時,特別容易受騙,不可不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