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適者生存

二0一一年九月六日

瑪莎瑪拉國家公園是一個自然生態保護區,是世上罕有的一片動物樂土,由於地處赤道,南北半球的降雨季節有別,草原不斷按區域性的雨季繁盛、旱季枯竭,彷彿好像全年無休地「移動」,吃草的動物為尋找草原,唯有不斷移船就磡,有點像遊牧民一樣逐水土而居,草食動物的遷移無可避免也牽連著肉食動物,形成壯觀的動物大遷徙,非洲大陸上的自然生態保護區許多,但具有大遷徙條件而又欣欣向榮的區域,就只有這地,難怪National Geographic頻度上,超過一半以上的節目就在這片草原上拍攝,確實是觀察自然生態的最佳場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片純天然的草原上能夠存活的動物,必有存生活秘技:


班馬外表鮮豔,警覺性低,很容易成為獅子和豹的獵物,幸好粗生粗大,出生的比死去的更多,種族一樣昌盛


雀鳥為覓食、為逃避敵人,學會飛翔


非洲象、犀牛和河馬為生存,不顧外表,任由身型變粗變大,一旦成長,肉食動物根本不敢走近,只要青草不缺、無病、無族群衝突,老死的機會很大

水牛的策略是結集黨羽,一大羣的水牛天不怕、地不怕,連獅子和豹都敢驅趕,落單的水牛卻因為頓失依傍,變得易怒又橫蠻,是草原上最危險的動物


羚羊的技倆更多,既粗生粗大又團結,草原上許多隆起的蟻穴,羚羊經常輪流站在這些蟻穴上把風,讓同伴安心低頭吃草


 

和人類近親的猿猴類,吃肉又吃草,集體出沒,身型雖小,動作也不算快,卻勝在聰明,懂得出奇制勝,一樣能夠成為肯尼亞五多之一


草原不利犬科,僅有的胡狼和鬣狗,由於體型較少,難於捕獵,常跟著獅子和豹,吃牠們剩下的腐肉

捕獵草食動物的獅子和豹,忍耐力和爆炸力驚人,生性凶殘,行踪隱秘,十分可怕
 
 
 
為求生存,動物千方百計適應環境,有的變大、有的變小、有的學飛、有的鬥快、有的變多、也有變臉吃其他動物的,人為「搵食」,方法同樣五花百門,有對的方法,也有錯的方法,不一定要委屈自己又或者損害別人,善良的目標從來都不能辯解錯誤的手段,動物尚且有選擇,何況人類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