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序中有亂?亂中有序?

一月七日

再多寫一天有關印度見聞,明天會嘗試把歡送會(總認為「歡送」這詞有點奇怪,是否代表大家對某人的離開,高興萬分?)的點滴和感受在這裏總結分享。

印度最令我印象難忘的是「馬路」,任何你能想象的交通工具都有權佔一席位,包括人力手推貨車、單車、三輪載人單車、電單車、電單車改裝的的士(離開德里,這種綿羊仔改裝的載人工具標準乘客數目是11位,但一般都能多擠下兩三位乘客,不是親眼看見,很難相信一部改裝的綿羊仔居然能夠拉動15人,超過一千公斤的人肉!)、馬車,牛車、駱駝車、私家車、貨車、旅遊巴、莊稼用的拖拉機、地盤專用的巨輪怪物 ... 都一一在有限的路面上爭取各自的位置,煞是奇觀!更奇的是從德里到Agra二百四十公里的距離,約六小時的車程,我並未看見一次交通意外或阻路的壞車,是否真的亂中有序?抑或只是我的運氣?真是天曉得。

和中國相比,印度人傳統許多許多,百份之九十九的女仕仍然穿著傳統的saree,色彩耀目,並且點綴大量金光閃閃的包邊和飾物,身上能放飾物的地方包括鼻翼、上下唇、下巴 ... 都絕不放過,男仕一般都戴手工精緻,金光閃閃的耳環和大量介指,才明白原來「潮爆」的裝扮和傳統服飾相差可能只是一線;別以為穿戴「論盡」的女仕只適合悠閑地傍觀男仕勞動,事實上我親眼看見許多穿戴得像聖誕樹的女仕坐在河邊洗衣服,站在井邊出盡吃奶力打水,什至在路邊剷泥,最驚心動魄的要算是穿著saree的女仕總側身坐在電單車後坐,任由長長的圍巾輕飄飄的空中飛舞,難道圍巾捲入車輪的事從未在印度發生過?

印度人不僅保留著傳統服飾,分隔男女的種種措施仍然普遍,女仕仍然以肥為美(真正是女仕天堂),市區內養羊養豬養牛的相當普遍(印度股票交易所的對面馬路居然是畜牧場所,嚇死我這個持有印度基金的投資者!),公路中央的神壇依然完整保留 ... 原來只要我們願意,新舊事物是可以並存的,反觀自己的國家,是否真的需要放棄那麼多千錘百煉的傳統文化來發展經濟?事實上只懂翻版外國的制度文化,又怎能超越對方?所以我認為只要是好的便該保留,管他老套不老套,對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