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逆水行舟

十一月三十日

籌備今年滑雪之旅,發現我和大女兒都需要重新購置雪褲、眼罩等滑雪用品,在香港尋尋覓覓,款式少、尺碼不全兼且價格太高,經朋友介紹,今天專程到深圳歐洲城的迪卡儂運動專業超市,貨品雖然全內地品牌,但運動相關的用具服裝十分整全,非常方便。

我曾經到旺角找有墊單車褲,差不多走遍波鞋街地面和閣樓的運動專門店都失望而回,迪卡儂供應的有墊單車褲有長、有短、有厚、有薄、有闊、有窄、四五種顏色的選擇之外,還有四種不同剪裁的坐墊,適合從注重褲子外觀的休閒人士至日夜苦練的專業賽車手,和香港的運動用品專門店根本無得比。

走完迪卡儂已經筋疲力盡,無力再逛傍邊的電器、傢俬和裝飾用品的mega stores,單看建築物的外觀,已可猜想箇中貨品必定應有盡有,和香港的蚊型店舖真是差天共地,香港零售的空間有限,只足夠提供"大眾"用品,如果你需要的貨品只適合"小眾"的話,只能外求,別無他法。

內地的城市,發展一日千里,深圳從過往「賤物鬥窮人」一味提供價格低廉的貨品和服務,不斷演進成為今天多元化產品的購物中心;剛剛遊歷的上海、重慶、杭州、西安和廣州都變得愈來愈整潔、現代化和方便,食肆、購物中心、交通和酒店設施都直迫香港水平,回歸十多年,我們差不多原地踏步,仍然依靠英國人遺留下來的經濟基礎、法治精神、誠實與廉潔的民風,但是逆水行舟,我們還能保持優勢幾多年呢?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性感名媛

十一月二十九日

翻開報紙雜誌的娛樂版,總免不了看見「名媛」一詞,那些經常出席酒會或名牌推介會,家境富裕,衣著暴露,但並非職業演員的女性,一概被娛樂版歸類為名媛。到底名媛是甚麼意思?

網上搜尋,發現百度百科的解釋:
名媛是来自西方的词,指贵族的妻女。现在已经没有所谓名媛了,因为贵族已经没落了,现在讲名媛是对有身份有地位的女人的雅称,她们因为一般会出席一些交际场合,就被这样称呼。与身份的关系或者有无褒贬要看人们怎样看她和评价她。

互動百科的解釋:
花名,菊花型。花蕾圆尖形;花深粉红色;花径19cm×6cm。花瓣6~8轮,质地硬,排列较整齐,瓣端不整齐齿裂;雄蕊正常;雌蕊5枚,房衣深紫色。花梗长而硬,花朵直上。中花品种,偏早。

《爾雅》解釋「媛」是美女的意思。

顯然香港的名媛,就是那些家境富裕,身上衣著、飾物、鞋和手袋動輒以百萬計算,青春無敵,美艷不可方物,兼且身材出眾的一小撮含著金鎖鑰出生的千金美女,可能外貌、年齡、身份、地位和自己相差太太太太遠,所以打破頭也想不明白她們為甚麼這樣喜歡擠身娛樂版來娛樂大眾?把身體的大部份裸露人前?讓那些無關痛癢,甚至目光猥褻的男士大飽眼福之餘,再評頭品足,她們的動機是甚麼?普渡眾生?天性愛坦盪盪?蓄意讓其他美女妒忌?還是吊金龜婿?

明星演員為保持知名度和吸引傳媒的鏡頭,偶爾或長期衣著性感,可以理解;名媛突然愛上一件性感晚裝,懶理別人的目光,為穿心頭愛不惜一露,也可理解;但長期不是露胸便是露腿的名媛很難理解 ...

我嘗試提供一種理論解釋:腰萬貫的商賈總是三妻四妾,所以系出名門的美女大多是二房、三房、甚至是四房所出,當初以皮囊取得今天財富和地位的母親,免不了以一生絕學傳授子女:色相悅人才是做人的硬道理。

你又聯想到甚麼解釋嗎?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意譯優於音譯

十一月二十六日

你是否知道以下名詞的意思?

白脫
起司
培根
優格
瓦斯
堤拉米蘇
吉力丁

這都是我看台灣食譜經常踫到但難解解明的詞彙,據推測它們該是從英語直接音譯出來的名詞:

白脫 butter (牛油)
起司 cheese (芝士或奶酪)
培根 beacon (煙肉)
優格 yogurt (乳酪)
瓦斯 gas (氣體)
堤拉米蘇 tiramisu (意式芝士餅)
吉力丁 gelatine (魚膠)

總覺得音譯的名詞甚難理解,除非某些名詞被經年慮月的使用,好像巴士(bus:公共汽車)或的士(taxi:計程車),才能夠在腦海中建立具體的形象,即使如此仍然不算理想,就好像我們常用音譯的士多啤梨(strawberry),名字誤導,明明是草莓,和啤梨毫無關係。

從前曾聽說日本人之所以能夠較中國人更快速吸收外來的事物,主要因為日文中的片假名,能夠直接把外來的詞彙直接吸納成為日本文字的一部份,簡單又快捷,所以一直認為日本文非常神奇,既揉合了中國人的漢字又能直接兼容外國的詞彙,如此兼收並蓄的語文熏陶下,難怪日本產品和經濟如此發達;早陣子終於下定決心,學習日文,才發現對日文的崇拜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所謂的片假名只是把外來語直接音譯,例如:多呀(door:門)、呀多巴姨(autobike:電單車)、盼打(panda:大熊貓) ... 一點都不神奇,如果這方法真的凑效,中文字也能製造大量的音譯,就像以上台灣食材的譯法,但我個人並不認為可取,意譯的牛油遠勝白脫,讓人一眼便明白詞彙的意思,兼且不需強記兩個毫無意義的音節,你同意嗎?

日本人能夠在保持傳統(和服、階級觀念和必恭必敬的禮貌)的當兒,極速吸收新事物,如果不是因為日文,憑甚麼?我依然迷惑。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防人之心不可無

十一月二十五日

我很幸運,職場中踫到的同事老闆一般對自己非常好,剛出道時曾在佐丹奴任職會計,當時公司資金短缺,不斷向外求財,因此長年累月不停被審計師樓核數,每隔幾個月便盤點(盤點是會計部工作量極大的項目)一次,會計部各人忙得暈頭轉向,天天朝九晚九,一星期工作七天,工作壓力雖然極大,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們卻從無你推我讓,還常常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慢慢更加「日久生情」,我雖然只短暫逗留了一年半,但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還常常見面,對他們我仍然還有點「家人」的感覺。

之後的英資公司人情味更濃,老闆經常請所有同事到鯉魚門吃海鮮,聖誕節聚餐更會邀請全公司同事的家人,真正普天同慶,可惜總公司因為種種原因結束香港的業務,遣散賠償當然大大優於僱佣條例的規定,還一而再地向所有員工致歉,出錢出力盡量減低對我們的影響,當年我經常到英國公幹,因利成便在倫敦置業,人生路不熟,所以經常求教當地同事,私人置業一事在總公司同事間並非秘密,離職前公司主席親自向我致歉之餘,還詢問我是否需要幾張往返倫敦的機票以便處理當地的物業,令我感動得沒話說!

我是這樣在職場成長的。

公司對我對同事的要求,只要合理和必需的,我一概誠心誠意地盡量配合,內地某些類型的公司必需提供私人名義的法人,我、其他同事或同事的家人都曾因業務需要,義務為公司某些「子公司」當法人,甚至當股東,因為我們相信公司絕對不會做出違法的事連累自己,只要對公司和業務有利的,雖然明知麻煩(離職超過十個月的今天,我朝九晚六在深圳待辦手續),還是勉強答應,豈料新人士新作風,聽說管理層某人曾質疑公司應否花人力物力把同事當法人或股東的無用「子公司」一一註銷,言下之意,即使將來這些「子公司」發生任何罰款訴訟概與公司無關,就讓當年動機善良的同事們聽天由命,嚇死我!

想深一層:「鐵的衙門,流水的官」,這件事教曉我絕對不能無憑無據信任任何機構,防人之心不可無。

私房菜

十一月二十四日

退休後,間中邀請朋友回家吃私房菜,剛剛開始的時候,一個人籌備十人份量的飯餐,相當狼狽,需要購買的食材、配料、調味料,食具和用具經常遺漏,不停遊走於廚房、街市、超市和百貨公司之間;準備菜式的時候太感性,腦海想到甚麼便做甚麼,全無計劃,所以常常煮完所有菜式,卻忘記煮飯(我家電飯煲偏偏是那種思想快、行動慢的「快思邏輯」電飯煲,一碗白飯也要整整一個小時來處理),薑蔥炒蟹,不是忘記放薑,便是忘記放蔥(幸好還未老人痴呆至忘記放蟹),所以白白辛苦一場也無法煮出像樣的飯菜,懊惱不已!困難和失敗一向是我努力做工做人的最大原動力,經過不斷的觀察和改進,水準雖然有待改善,但也累積不少別人和自己的心得,在此分享:

設計菜單
一般包括兩三、個涼菜(一來開胃,二來騰出時間準備主菜),幾味主菜,包括肉類、蔬菜、家禽和海鮮,再加湯和甜品,便是一頓豐富的飯餐,我設計菜單時,喜歡回想是次賓客特別喜歡的菜式,務求能夠為每一位與會者準備最低限度一道他們喜愛的菜式,這方向大大收窄可煮款式的範圍,減低客人無處下的風險,又可表現體貼的一面,我認為容易又實際。

購物清單
把菜單的每菜式的食材、配料、調味料,食具和用具一一列出,然後對比家中的存貨,把不需購買的項目從名單中刪除,再把必需購買的項目,按地點分類一一列出,換句話:同樣在超市購買的歸類一起,方便購物時一擊即中,省時省力。

煮食次序
廚師最大的挑戰,便是把煮食時間長短不一的食物,能夠按次序逐一完成,真的有點像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因此準備食物的次序非常重要,事前按食物烹調時間的長短,制定準備和煮食的次序,能夠助我臨場時不致於雞手鴨腳,顧此失彼。

保存記錄
每頓飯後,我會把日期,賓客的名單和菜式一一記錄,方便下次設計菜單時作為參考。

暫時來說,已經較以前淡定,有時間坐下來吃飯聊天,但仍免不了飯餐期間進進出出,無法全情投入話題,你可有心得解決我的難題嗎?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自家製果醬

十一月二十三日



今晚兩個女兒竟然同時有時間有心情,助我烹煮自家製果醬,老懷安慰之餘,也提醒我應該在此分享這一道簡單、美味又健康的美食,相信大人和小朋友都會喜愛,果醬除了配麵包、班戟(pancake)或鬆餅(scone)以外,還可添加在牛奶雪糕或原味乳酪(plain yogurt)之上,超級美味!

自家製果醬全無防腐劑,甜味和生果可隨季節和口味隨意增減,最最最重點的是製作容易,成功機會超高,我曾經和Judy Fong的小兒子(他當時九歲)一起製作,他輕輕鬆鬆一次學會,即使你是廚房新手,也不妨放胆一試:

1. 今天我買了士多啤梨(strawberry)、紅莓(raspberry)和藍莓(blueberry),事實在差不多所有的莓(berry)都適合製作果醬,組合不同,味道有別,所以趣味無窮;我比較喜歡挑選熟一點的莓,貪其味道濃郁。

2. 用清水清洗所有的莓,士多啤梨需要去蒂切細,其他的洗完後可直接烹調,不需處理

3. 把士多啤梨和所有的莓放在煮煲內,以最小的火慢慢加熱:



4. 不用加添任何水份,煲內的生果經加熱後自然釋出大量果汁:



5. 待果汁煲滾後加入檸檬汁和糖,我喜歡加半隻青檸汁和片糖(最好是顏色較深的蔗片糖,味道帶點蔗的清甜),片糖遠勝白糖(白糖的甜味有點嗆喉),當然你可以嘗試冰糖、黑糖(muscovado)或麥芽糖,份量按自己口味,自家製的果醬現做現吃,不必倚賴高濃度的糖份保鮮



6. 味道調較合適後,可以把火力增大,讓果汁揮發成較濃的果漿,我習慣聽見煲內傳出密密的「搭、搭、搭」聲便熄火入樽;初次嘗試,宜稀不宜濃稠,因為入樽冷卻後發現太稀,仍然可以再次放入煲內加熱,揮發過多的水份,太濃稠的話,我可不懂挽救,自家製果醬終於大功告成:



希望你喜歡!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心情興奮

十一月二十二日

在澳洲求學的大女放暑假,週末回港,分別九個月,她瘦了,頭髮長了,其餘一切和以前一樣沒變,她依然是我家的開心果,靜悄悄的家一下子因為她的回歸,變得熱鬧又親密;獨自在澳洲生活,她最掛念的不是家人朋友,而是香港的美食,從昨天開始她便成為我舉家上下,盡情享受美食的藉口。

我移居加拿大的妹妹今年回港過聖誕,我們一家人罕有地留港渡過聖誕節,家中塵封多年的聖誕樹、聖誕燈飾和其餘的擺設可能已經不能再用,反正大女和我比較空閒,可以到處搜羅,把家居從新美化,增添點節日氣氛,相信今年從冬節開始直至新曆新年期間必定是笑不停和吃不停,今年我雖然那裡都不去,心情卻反而出奇地興奮,會否因為年事漸長?

大學同學剛剛上月底才在校園聚舊,三十多位熟年男女居然重溫當年「校園夜話」直至凌晨一時,可見我們如何人老心不老,可能意猶未盡,下月又將舉行「麻雀王大賽」,雪球一旦起動,精彩節目自然一浪接一浪。

上星期舊老板Mr See訪港,當然又是一輪聚舊,今個星期已經退休成都的Bernard回來,和長期在北京工作的Aley亦剛好在港,當年的一班戰友難得相聚,能夠把酒言歡,重提當年的種種趣事,你一言、我一語,互相取笑,定吃得開懷、喝得開懷和笑得開懷,我滿心期待 ...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罪魁禍首

十一月十九日

以下是日前溫總視察澳門時,和年青人討論樓價問題時的對白:

澳門年青人借機向溫總投訴澳門的樓價太高,遠遠超越一般年青人負擔的範圍,溫家寶即以內地情況作例子,說中央應對熾熱樓市也很吃力︰「這件事確實很難,你看我們內地左一個(國)十條,右一個(國)五條,但是這個房價就是壓不下去,很多因素決定……」語畢就看看右後方站立的澳門特首崔世安。溫家寶續稱︰「所以政府管甚麼?政府管低收入的,管窮人的,對吧?管這個貧困的,而有錢的收入高的,應該靠市場……」

高人講話一語中的,房屋政策目的不外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居住問題和置業問題儘管經常一併討論,本質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我曾於今年五月四日的博文「看法、想法和做法」作出討論),政府該做的是提供足夠單位供所有港人居住,至於置業問題涉及財務上長期的承擔和樓價上落的風險,未必適合任何收入水平的家庭。

現階段樓價節節上升,未能夠立即入市成為業主的人士當然焦急萬分,立法會某些專貴的議員們只顧藉此撈政治油水,迫使政府復建居民,幫助部份「幸運」(到底那一羣人該得到政府資助,全由抽簽決定)的邊緣人士在樓市樓價的高峰期間置業,將來市況一旦逆轉,所擁有的居屋漸次淪為負資產的時候,我希望這羣業主(和那些差點被抽中成為業主的人士)不要怨命,不要怨經濟泡沫,也不要埋怨政府,他們的困境是由這一羣自命為羣眾請命的議員一手促成,千萬別再投他們一票,因為他們才是你負資產的真正罪魁禍首。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為商業運作的政府

十一月十八日

星加坡政府常被譏笑是一個以商業形式運作的政府,辦教育只講效率,把學生早早按智商分流,精英班的學生,享受最豐盛的資源,舉班上下齊齊極速學習,務求在最短的時間段內學習最多最尖端的專業知識,智商一般的學生只接受普通水平的教育,非常務實和精打細算;星加坡的公務員,部份薪俸以花紅形式發放,花紅和星加坡整體的經濟表現掛勾,上年不幸遇上金融海嘯,年中額外獎金最高為S$750,今年經濟全面復蘇,年中額外花紅調升為月薪的一半,另加S$300,星加坡是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系,經濟表現被受外圍牽動,和公務員的工作量和工作表現並無直接關係,但商業運作模式下,習慣把部份超標利潤撥給員工,星加坡政府認為生意額(國民生產總值)大增的情況下分花紅,理所當然。

香港政府沒有星加坡政府那份對效率和事事精打細算的堅持,但商業掛帥的思想如出一轍,許多可能打擊或影響商界利益的政策,不管如何合情合理,香港政府只懂一味為商界護航,誓死捍衛商界大享的利益,隨手舉幾個例子:樓宇買賣,全球各地都按實際可用的面積(carpet area)計算,內地購買新樓,政府也派員核實尺寸,要求地產發展商多除少補,只有香港容許按虛幻的建築面積計價;最低工資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非常普遍,對保障低下層員工免被不斷剝削,有一定作用,內地亦行之多年,香港仍在討論中;上市公司季度公佈業績,以增加透明度和公眾監管的密度,漸次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慣例,惟獨香港上市的公司無「資源」作出如此頻密的匯報 ... 類近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可見特區政府在曾特首的領導下,只懂躹躬盡粹全力為商界護航。

監管政府的立法會似乎也相當合作,把寶貴的立法會時間花在辯論「釋放劉曉波」議案和內地毒奶粉事件家長代表趙連海被判監的事件,沒有請求權的辯論,只會虛耗有限的立法會時間討論實際的民生問題,間接放商界一馬,讓他們為所欲為。


p.s. 相同的博文,我每天都轉為簡體字上載新浪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bbielsho),今天的博文偶爾提及劉曉波和趙連海,雖然內容絕無政治成份,還是給博主删除,才知內地的網絡審查如何寧枉無縱。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容易受傷的胚胎

十一月十七日

父母對子女的身體狀況一般都非常著緊,身邊好些朋友只讓小孩吃有機蔬果,恐怕化學肥和農藥影響子女的成長,居住的地方盡量遠離馬路,害怕汽車噴出的廢氣,影響子女呼吸道的健康,衣料床鋪當然只能用全棉的,絕對不能摻入人造纖維,令子女皮膚敏感;因為子女年幼,抵抗力弱,因為子女矜貴,不容半點傷害,這是每位為人父母自然的保護意識,不管是否必要,還是採取「小心駛得萬年船」的策略。

所以每次看報載有關體外人工受精,試管嬰兒的新聞時都感到毛骨悚然,想像小孩在最最最幼嫩的一刻,竟然全身浸在人造的藥水中,任由醫護人員用儀器擺報,會否對他們做成永久性的傷害?恐怕只能有待時間證實。

相信體外人工受精、植入胚胎、試管嬰兒等輔助生育的的技術到目前為止,仍然只是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被使用,因為在大量醫療設備和藥物輔助下產生的嬰兒,會否絲毫無損,和自然成孕的嬰兒一樣,暫時仍然難下定論,全球第一個試管嬰兒(Louise Joy Brown)出生於1978年七月二十五日,今年只有三十二歲,自她成功出生後,輔助生育的技術和生意額,一日千里,估計過去三十年間超過三百萬對夫婦曾依賴這技術,成功誕下兒女,但成功誕生並不代表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毫無分別。

說到底讓容易受傷的胚胎,過早接觸藥物和母體以外的環境,後果難料,有違為人父母「小心駛得萬年船」的策略,實在不該輕易採用,別相信名人效應,誤信輔助生育是身份象徵。

審美疲勞

十一月十六日

我雖然年紀「老餅」,但對新事物並不抗拒,我愛現今的網絡世界,能夠把訊息即時流傳,更愛電郵、面書(facebook)和網絡電話(Skype),讓我們安在家中輕輕鬆鬆地聯系世界各地的朋友;MP3方便又悅耳;新衣料美觀、柔軟又容易處理;新家電功能體貼、穩妥兼省電 ... 科技進步,產品一代勝一代,讓人人受惠,生活愈見稱心。

這麼長的開場白無非希望你明白和同意,我並不是那種盲目崇尚過往的人,但某些事物並非我特別愛懷舊,事實上真的今非昔比。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現的美女頗多,我能夠記憶的包括:朱玲玲、趙雅芝、汪明荃、繆騫人、余安安、鍾楚紅、張曼玉 ... 她們當中高矮肥瘦、膚色深淺不一、大眼和單鳳眼都有、外表可能是柔弱、剛強、精明或傻氣,當時所謂的「美」沒固定標準,腿不一定42吋,胸不一定36吋,身高不一定是5呎6吋以上,下巴不一定尖得怕人,眼睛不一定大得像兩只黑洞,鼻樑也不一定筆直,她們的「美」似乎是一種整體性的和諧感覺:朱玲玲皮膚黝黑,眼神柔和,面相和語氣常帶點「鬼」味,舉止衣著一貫優雅,美得典雅莊重;趙雅芝身材矮小,一顰一笑都予人楚楚可憐的感覺,語調溫婉,妝扮和衣飾趨向含蓄,是位典型的東方美女;汪明荃目光綽綽,不怒自威,頗有時代女性的風範 ... 暫且打住,相信你已經明白我所謂的「整體性的和諧感覺」了。

反觀今天的美女,身體每部份都達到標準,即使稍有差池,亦可依靠醫學新技術,增加減少逐少邁向標準,美則美矣,但每位美人的外貌外型漸漸變得大同小異,甚難分辨,再加上她們一般都打扮趨時,沒有明顯的性格和形像,容易讓人審美疲勞,最終對所謂的美女失卻興趣。

以往,女士想盡辦法把外表的優點發揮,雖不完美卻顯千姿百態,今天的女士只顧把短處改造,反而愈變愈平凡。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東風破

十一月十五日

剛看電影「東風破」,頗有感觸,難得情節、畫面、配樂和節奏都沒有典型港產片的味道,回家搜尋電影相關的資料,發現電影原來為慶祝東華三院成立一百四十年而攝製,怪不得商業元素欠奉,女主角官恩娜從頭到尾腫口腫面(許多港產片的女主角即使在荒島上流浪七天,眼線眼影依然一絲不苟!),其他演員的裝扮當然平凡得隨街可見,故事平淡,沒有激情的謾罵,甚至可說沒有故事應有的高潮,官方網站的故事簡介如下:

常說香港人不重視歷史,但我們總有方法知道自己是從什麼地方過來的。

一個濫用藥物命不久矣的女孩(官恩娜飾),由三藩市出走香港找一個素未謀面的網友,卻碰上避世於東華義莊、與棺材為伴的臭脾氣老伯(泰廸羅賓飾)。一個幾十年沒出遠門的舊金山女中醫(苗可秀飾),因為一份速遞屋契決定重返香港。一個討厭家族生意的上環南北行藥材舖少主(周俊偉飾),因為三個女人找回自己的位置。

- 世界轉變很快,許多熟悉的東西,不知不覺間忽地消失。
- 不相識的人走在一起,卻為對方的生命帶來不一樣的風景。
- 無論任何年紀,你都會學會新生活。
- 只要你相信。

這是個有關「家」、回家的故事(家是自己的地方、一個人的歸宿)。
我們要知道自己及上一代是如何活過來的,才會明白和溝通,才有關心和愛。
年青人要愛自己、相信自己,才有更美好的生活、進而有更美好的世界。
面對生死,人人平等;面對笑容,人人平等。


我卻看到不一樣的故事,生於保守和戰亂的上一代,當年沒勇氣為真愛放棄家族,再加上戰爭蹉跎歲月,令泰廸羅賓飾演的山伯錯過摯愛,幾十年來不斷為過往的決定追悔,他為懲罰自己,獨自生活在東華義莊,終日與死人為伴;苗可秀飾演的女中醫二花,為逃避當年自己放棄的愛情和戀人,幾十年來都不願意離開三藩市,終日埋首事業,不願建立工作以外的新生活;周俊偉飾演的藥材舖少東余麟,因為七年前和同事調更,致令同事在替更期間意外被簷篷壓死,遺下愛妻阿欣(何韻詩飾演)和遺腹子,余麟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千方百計幫助同事的妻兒,希望盡量把同事死亡的陰影減至最低,他內疚又後悔,無法投入自己現實的生活。

故事由始至圍繞著選擇和後悔,認為人往往因目前的困境,不能原諒自己過往作出錯誤的決定,逃避現實,活在往昔的陰影下,無法自拔。

電影質疑自由選擇是否一種福份,周俊偉的獨白曾經提及:「我們都有選擇的自由,卻沒有不作出選擇的自由。」我非常有同感(今年十月十三日的博文「自由選擇」曾經提及)每一次選擇代表又一次的放棄,和未來可能出現的遺憾,令人感覺沈重;電影中曾兩次提及:「其實你的選擇經已是最好的,你並沒有選錯!」,試圖說服觀眾接受自己往昔的決定,不追悔不逃避,我卻不敢苟同,要避免後悔,我相信在決定前,應作出理性和多角度的思考(七月二十九日的博文「無悔」曾經討論)。

故事只有一個,觀看的角度不同,感受自然各異,如果你贊同:好的電影應該讓觀眾回味和返思生活,相信「東風破」不會令你失望。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驚喜的旅程

十一月十二日

高級的西餐廳習慣把每道菜的特色和食材產地清楚向客人介紹,日本食品也非常講究產地,唯獨是中國食品甚少交代產地,想了又想,只能記憶以下幾種:新疆哈蜜瓜、新會甜橙、龍崗雞 ... ,所以常常奇怪幹嗎我們對大閘蟹的產地如斯重視?陽澄湖大閘蟹一直享負盛名,其次才是太湖和近年新興的牧牛湖。

今次旅程所吃的大閘蟹產地不同,大小不一,價錢從¥25到¥150,還是陽澄湖上吃的大閘蟹水準最高:



蟹膏蟹肉都帶一點青草味,蟹膏雖然多,但不膩不滯,非常清香,和香港常吃的大閘蟹味道有點不同,許多年前上海朋友曾經驅車帶我到陽澄湖上船舶品嘗,一吃難忘,闊別多年,再吃依然難忘;幸好如今交通方便,從上海虹橋站乘高鐵往昆山南站,只需十八分鐘,每小時發兩次車,快捷又舒適:



當地的酒店水準甚高,我們下榻的陽澄湖費爾蒙酒店是一間建在陽澄湖邊上的渡假酒店,附置的水上公園,佔地140英畝(約570,000平方米,剛好和香港機場的總面積相若),水道縱橫,天然和人造的景物配合得天衣無縫:


酒店雖然開業整整一年,但從以上照片可見,園林植物雖然茁壯,但仍然青澀幼嫩,較裝扮成熟的杭州四季酒店更自然和更顯個性,酒店住客有限,公園份外寧靜,我們不知不覺在湖邊由坐變卧,再由卧變午睡,湖風輕拂,加上午後溫暖的陽光,真有點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

景區內的遊樂設施應有盡有(室内活動:桌球 、電視遊戲、麻雀、棋和牌、兒童遊戲室;室外活動:單車、網球 、籃球、羽毛球、高爾夫球、草地滾球、攀岩、钓魚、放風箏),我們參加了尋寶遊戲,和另外一家婦孺比賽,當然勝出,獎品居然是把房間升級為套房,自然高興萬分。

驚喜的高鐵、驚喜的酒店公園、驚喜的獎品,結合成驚喜的旅程。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買一送一的誘惑

十一月十一日

杭州的天氣居然沒天氣預告那麼凍和濕,令我大喜過望。

兩年內第三次遊杭州,每次的感覺不同,絕不介意短期內第四道、甚至第五道重遊,儘管杭州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大興土木鋪設地下鐵路,繁忙時間車子寸步難移,但卻絲毫無損西湖的魅力,西湖一帶依然景色如畫:




西湖一年四季景色迥異: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千多年來一直像磁石一樣,吸引無數中外遊客,遊客雖然多,可能活動範圍廣闊,環境依然清幽怡人,今次趁天朗氣清,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繞湖走了一圈,才發現湖畔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歷代遺留下來的古蹟,多不勝數,幸好建築物一律只有兩三層高,大部份被高大的柳樹和梧桐樹遮蓋,一點也不礙眼,蘇堤和白堤上的柳樹,高大茂密,湖風輕拂,柳枝款擺,的確只能用柳浪形容:



西湖秋色媲美日本,楓樹處處,再配上變黃的梧桐樹和常綠的柳樹松樹,相信兩星期後的西湖,必定變得七彩繽紛,非常燦爛。

今次重遊主要因為新開於西湖畔的四季酒店,買一送一,機會難逢,酒店設計中式為主,古色古香,一點都找不到「新」的感覺,連園藝樹木都非常古老,相信建築的方法應該並不環保:



最後不得不提的當然是吃的享受,外婆家依然大件又抵食,杭州新天地內的茶酒年代,菜式新穎,味道層次豐富,四季酒店的中餐廳雖然貴,食材和烹飪都水準甚高,並非一般酒店供應的「鬼佬」中菜,今次終於一嘗傳說中張生記的老鴨煲:


可惜,見面不如聞名,味道是典型的鹹鮮,浮油太多,較為傳統的口味。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超英?趕美?

十一月四日

聽說英國人做某件事的原因,是因為從前曾經做過,而美國人做事的動機卻往往因為從前未曾做過。

我較近似美國人,常被陌生的人,陌生的事吸引,對未知的人和事超級好奇,每次外遊都盡量不參與籌備,對即將拜訪的地區不聞不問,無非希望能夠保持一份原始的新鮮感,讓自己能夠直接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而非透過別人的經驗,帶著別人的觀點來察看,所以我總愛在行程即將完結時,才開始翻看旅遊書,比較自己和別人的觀點,加深對當地的印象;看電影的習慣也大致相同,只看電影簡介和評分,盡量不看任何影評,避免先入為主。

以上所謂的英美大不同,當然只是笑話,但細心一想,兩種不同的處事態度,帶來的後果確實分歧很大:重複過往成功的經驗,風險較低,結果只會在預計範圍之內,既無驚喜亦無意外,絕對有利保持心境平和,但創意欠奉,進步緩慢,充其量只能達到拾級而上的改善;相對而言,美國人的冒險精神,創意主導,結果難料,但勝在能夠不定期地帶動出飛躍的進步,可惜過程較為幻得幻失,亦可能增添社會上貧富懸殊的景況,兩種態度,各有優劣;日常觀察,可能較多朋友喜歡前者的生活方式,其實平和安穩的生活,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創意和刺激。

何必人雲亦雲,勉強要求自己和同事不斷創新?


p.s. 明天前往陽澄湖,希望能夠品嘗真正陽澄湖大閘蟹(大陸的食品比較飄忽,真假難辨!),順道遊西湖(天氣預告,下星期冷鋒襲杭州,很有機會歷史重演,命該如此,無可奈何,唉!)下次博上再見的日期是十一月十一日。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退休計劃

十一月三日

朋友問我如何計劃退休,老實說我很早便開始為退休後的財務作出準備,但其餘的居住大計、健康大計、社交大計、培養興趣大計 ... 只是隨遇而安,全無計劃,現階段只能算是過渡時期,生活並無固定的模式,也沒有特定追求的目標,日子卻出奇地充實,可能因為過往超忙碌的生活,積壓太多該做未做的事情,不得不努力修補,包括:重建舊朋友舊同事的社交圈子、重整舊相片、翻新家居擺設 ... 等等。

想了又想,值得分享的退休計劃可能只有財務計劃。

退休意味停止工作,每月自動存入銀行戶口的薪金嘎然停止,生活費用只能倚賴非薪金收入或儲蓄,那麼到底要多少儲蓄才能保障退休後的生活無憂?我是一個單純的人,財務預算簡單得有點粗枝大葉,相信作為你計劃的起步點也該有些參考價值吧:

1. 計算目前每月的生活費用,包括租金(或供款)和其他相關的管理費和差餉等、水電煤費用、街市和超市的花費、父母+自己+子女的零用、子女的教育費、保險供款,把總數計算出來,外加一兩千元的雜項,便成為退休後的目標生活費,生活質素保持在退休前的水平,應該不錯吧!

2. 假設按1.計算,每月的目標生活費是$30,000,每年總生活費是$360,000,若果你的投資造詣能夠持續保持10%回報的水平,那麼你的目標存款該定為三百六十萬(= $360,000 / 10%),如此類推。

3. 年事漸高,身體出現毛病的額外費用,我建議購買住院和危疾等醫療保險,疾病不可能預計,不準備一大筆資金(較嚴重的癌症,醫療費用隨時超過一百萬)以備不時之需,似乎太冒險,但辛辛苦苦節衣縮食的儲備,又可能白費,所以還是出賣這風險比較實際。

4. 若果子女年紀較小,還在求學階段,也無必要「陪太子讀書」而把退休計劃無限期推遲,只要準備一筆留學使費便可,學費加生活費,每年五十萬已經相當寬裕,四年大學預留二百萬,應該綽綽有餘。

綜合以上預算,目標儲蓄定在$5,600,000 (= $3,600,000 + $2,000,000)即可,如果你願意開始努力學習投資股票和房地產,把退休前的儲蓄盡量增值,退休後的儲備盡力爭取可觀的回報,即使驟然失去每月的薪金,依然能夠保持生活無憂。

為退休準備的資金,有數得計,絕非常無底深潭。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0至100的選擇

十一月二日

我是那種為美食而生存的人,烹調食物以味道為主,只會在不影響食味的情況下酙量減少油和鹽的份量,對難吃的健康餐全無興趣,不研究、不買也不吃,許多朋友都聽過我埋怨上天待我們太狠,美味的食物總是高脂高膽固醇,例如:豬油、鵝肝、肥牛、芝士 ...,同時健康食品總是口感粗「鞋」,味道單寡,例如:麥皮、無鹽油的疏菜、糙米 ...,令人非常矛盾,直至看了Richard Wrangham 的 Catching Fire: How cooking made us human(九月二十四日的博文「我吃、故我在」曾較詳細描述這本書)才初步找到答案,他認為人類為適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態環境,延續寶貴的生命,世世代代對高營養的食物都有特殊偏好,讓人類懂得在芸芸食物中挑選出對生存最有效益的品種,增加存活的機會;可惜,時至今日,高營養食物泛濫,令人類與生俱來的食物偏好,變得危害健康,縮短生命,唯有轉過頭來,進食一些低養分的腸胃填塞物,減少飢餓感;理論終歸只是理論,你大可不同意,繼續努力嘴嚼未經剝殼的稻米;我大致上認同Richard Wrangham 的理論,明白並非上天對人類太狠,常常讓我們處於兩難的境地,只是人類又一次煩惱自招;思前想後讓令我明白中庸之道的可貴,凡事過猶不及都只會帶來不良的後果,所謂的選擇並非只是0或100這兩個極端,而是0至100之間的一個合適的程度。

以後準備食物或點菜,不能只顧味道;減肥期間,可能1/3美食+1/3健康難吃的填塞物+1/3留白,保持身段期間,我選擇七成飽,但只挑美食,情願少吃,也不願難為自己的肚腹,增肥最幸福,當然是100%美食了!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舊照片

十一月一日

你愛拍照嗎?愛整理照片嗎?愛翻看舊照片嗎?

我一家大小沒一位鐘情照片,2000年以前菲林冲晒的舊照片,全都雜亂無章地放在走廊櫃的上隔,絕少有人問津,2000年後的電子相片更進步,散失在不同的電腦和記憶咭中,更多可能因種種原因已經被刪除,相信許多家庭和我家不一樣,非常珍視舊照片。

外子從不主動翻看舊照片,別說抽時間整理了!家庭照只會在我催迫下,他才勉強提起相機對著我們隨便左拍右拍,因此我家絕少無緣無故的生活照,舊照片一律是外遊或聚會中拍攝的,從這個角度看,外子的確潚洒,讓過去的過去,不回顧,不懷舊,只顧當下與未來。

大女兒跟他脾性一樣,獨自在澳洲生活兩年多,從不攜帶照相機,幸好現代流行facebook,讓我能透過她同學朋友的鏡頭,一賭她澳洲生活的片段,否則我簡直無法憑圖像了解她當地的生活點滴,她不愛拍攝,也不愛被拍攝,相信動機和外子如出一轍:不愛翻看舊照的人,難免認為拍照多餘!

小女偶爾也翻翻舊照,看得津津有味,但她不擅整理,把原本已經相當混亂的照片,愈搗愈亂。

全家我最懷舊,可惜以往時間有限,無法抽出時間把舊照片好好整理,現在面對慘不忍睹的相片堆,不知從何開始,非常煩惱,你有相關經驗與我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