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理想主義

二0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在洛陽賞牡丹的期間,曾經在鳳凰衛視看了一部特輯,記述一位共產黨員(可惜已忘記名稱,無法翻查詳細的資料),在文革時代被批鬥,被遣送到窮鄉僻壤勞改,他是個思想家,又是個硬漢子,對不同意的批評和改造絕不低頭,賠上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時間,可憐他的家人也因此被受牽連,為減少對家人的傷害,他忍痛和妻子離婚,和子女劃清界線,可惜妻子仍然不堪種種折磨,鬱鬱而終,一對子女,始終沒原諒父親,不肯相認。

老共產黨員歷盡滄桑,始終未能明白他當初醉心崇拜的共產主義,因何嘎然變為吸血害人的怪物?他用剩餘的歲月,博覽古今中外的晝籍,嘗試理出一點頭緒,作為後人的警惕,避免重蹈覆轍,他自知時日無多,終日埋首書卷,從歷史、從古哲先賢的著作,尋找啟示,苦思箇中的道理,廢寢忘餐,終於染上肺癆,一病不起,最終壯志未籌,令人惋惜!

家人朋友從他的手稿和書信,對他的研究理出一點脈絡:他發現世人追求目標,可大致分為兩種途徑: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理想主義者較為感性浪漫,有點像宗教,不想也不懂反思目標的定位和真確性,只一廂情願相信一旦目標達成,塵世間一切的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現世任何持不同意見的人都是豬油蒙心,看不見這咫尺天堂,正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目標如此高遠,願意付出性命來爭取,推己及人,犧牲別人的性命似乎也是無可厚非,因而演變為「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過激行為。

相對於「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者,他們追求目標較為理性,過程見步行步,時刻注意目標的價值和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倡導者只會實事求事,包容反對的意見,和以理服人,是一種較為可取的路向 ….

事隔個多月,記憶開始模糊,到底是「現實主義」抑或是「實踐主義」也記不清,但節目指出的角度又新又特別,讓我眼界大開,也揮之不去,道理太深了,藉得和需要繼續追尋和慢慢嘴嚼 …. 電視節目中曾提及他的日記和書信較早前已結集成書,你可知道這老共產黨員的名字和書本的名稱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