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浮沙上的城市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上年南美之行令人難忘,風景和文化都讓人耳目一新,今年決定再下一城:中美洲的墨西哥。

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首都,是該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號稱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人口超過二千萬,我們下榻的Galeria Plaza Hotel,位處最繁盛的玫瑰區(Zona Rosa)內,改革大道(Paseo de la Reforma) 的傍邊,地點非常方便,改革大道的設計是仿照歐洲的林蔭大道(boulevards) 概念,外觀非常優美,夾道的綠樹成蔭,隨處擺放著乘涼的座椅,充份表現出中南美洲人的那份閒逸風情,寬敞的馬路兩傍樹立著許多古典的歐洲雕像,迴旋處盡是大大小小的紀念碑廣場,兩傍的建築物仍然保留著西班牙特色,每次路過我都感到目不暇給;雕像數目雖然多,也不及街頭巷尾站崗的警務人員,令我非常憂慮當地的治安,終於忍不住查問當地的導遊,他回覆我:「街道上滿佈警察,大賊小偷都不敢來,怎麼可能有罪案 …」南半球人和我們北半球的人類,思想果然剛剛相反(上年遊南美也有相同的感覺,可看看博文「另類智慧」)。

墨西哥城的中央廣場(Zocalo) 是遊客必到的景點


面積57,600平方米(比天安門廣場大三成左右),廣場上的首都大主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建於西班牙殖民時代(1573年),由於墨西哥城建於湖泊之上(北半球人沒有把首都重鎮建在浮沙上吧?)土質鬆軟,無法承受石材修建的大主教堂的重量,整座教堂不斷傾側,終於成為了危樓,經過地基工程師多年的努力,終於把地基的傾側下沈的問題解決了一半,改變下沈的角度,變成平衡下沈(!),大主教堂於2000年再次重新開放,容許信眾和遊客進出,其實現在的教堂仍然很斜,眼睛雖然因為整體傾斜而看不出異樣,但一起步便感到不平衡,有點喝醉的感覺,很有趣的!教堂內從天花拉下來的重心鐵錘就是監測教堂的傾斜度,成為所有遊客的焦點。



1978年,墨西哥電力公司在廣場進行地下工程時,偶然機會下掘出一件重達八噸的圓型石盤,經考古學家的努力,終於發現地下埋藏著被譽為世界的中心的阿茲達克大廟(Templo Mayor) ,


是殖民年代前當地人信仰的中心,大廟高達40米,兩座金字塔式的建築物,高聳入雲,


西班牙人以少數人入侵和統治這古老、文明又龐大的帝國,其中一種手段,便是硬生生在大廟之上建築天主教堂,用十字架、教堂和聖像壓在阿茲達克女神和神廟之上 … 西班牙人的殖民手段,有點焦土的味道(上年遊秘魯曾把西班牙人對付印加文化的手段,寫成《複雜的身份》一文),幸好他們當年對亞洲的興趣不大,否則我們的文化更難得以保存。

強權之下,墨西哥人的反應如何呢?明天再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