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那些年、五年、十五年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小時候逢年過節,總是舉家上下齊齊「上廣州」,半夜被迫爬出溫暖的被窩,穿上一層又一層不合身的衣服,背上沈重的背包,排隊買火車票,半睡半醒在火車站等了又等,第二天天亮才勉強擠進已滿的車箱,我們又疲倦又肚餓,卻偏偏只能吃幾口從家中帶來,藏在保暖壺的豬油炒飯,不能多吃,因為爺爺也愛吃,要留一點帶給他,幾經艱苦,才能趕得及第二天天黑前回祖屋吃晚飯 … 相信所有和我背景近似的朋友,都必定記憶猶新,廣州當年又窮、又舊、又臭,祖屋沒有廁所,平常要到幾條街外,臭氣薰天的旱廁,夜深人靜,人有三急的話,只能用馬桶,天寒地凍,也只能在屋前搭建的廚房內,用臉盤的熱水洗澡,刺骨的冷風不斷從牆隙吹著我半濕的身軀,冷得直打顫;吃更悲慘,那些五顏六色的米飯,又「宿」又臭,真的食不下嚥,回程時,只能穿著親戚們不要的舊衣物,又破又爛,比香港行乞的更寒酸,很受罪!或許這些童年陰影,我一直不自覺地避免去廣州。

已記不清上一次去廣州的時間,那許超過十年吧!今次重臨,連印象依稀也說不上,即使來到保持原址原建築的泮溪酒家


也全無記憶,廣州的變化真大!珠江新城一帶,規劃完善,道路寬大方正,海心沙附近的七大建設,造型前衛







朋友介紹到空中一號吃點心,景觀一流,食物水平不錯,價錢合理,包房午膳,最低消費¥1,500,很藉得推介。






吃喝玩樂之餘,我們還參觀了珠江新城區內的新樓盤,珠江河畔的天鑾,質量比香港豪宅還要高,呎價超過¥10,000,不單擁有270°無敵江景和橋景,每戶還有室內游泳池,間隔寬敞四正,裝修擺設美輪美奐;很難想像這區的重建只用了短短的五年時間,原址是獵德村,2007年10月開始清拆,基本上以「拆一補一」的原則賠償給原村民,剛巧我廣州親戚的舊同學夫家是獵德村的村民,他們的祖屋和農地在這補償方案下,獲得二十四個新建的單位作為補償,樓宇質量雖然遠遠不及天鑾,但粗略估計,市值應不低於一億元人民幣,難怪內地那麼多富豪!廣州許多舊區清拆階段都拉滿大字布,支持市區重建,看來也不是全假!

看見廣州市的發展,某方面已超前了香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別人奮力向前,我們卻只花精力內鬥,十五年時間,各自修行,自食其果,怪得了誰?

五年後,廣州和香港又會變成怎麼樣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