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我吃,故我在

九月二十四日

遊絲路期間看了一本相當有趣的書:Richard Wrangham, Catching Fire: How cooking made us human, Profile Books, 2009,循進化論的邏輯,探討人類出現的原因。

達爾文的進化論,相信無人不曉,他相信萬物的演進,離不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但這涵蓋性的大道理並沒有直接指出人類出現的原因,Richard Wrangham認為煮食是讓猿猴變進為人類的主因,令喜歡烹飪的我,份外雀躍。

人類的歷史最遠古的約只有五千年(埃及的文明),即使包括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文明(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著書描述這消失的文明)估計亦只有一萬六千年的歷史,但人類的芻形早見於二百三十萬年前,經歷二百多萬年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終於在二十萬年前才出現和現代人極為類近的人類,人類走過的二十萬年的歲月,我們能夠掌握的少之又少,難怪考古令人著迷;從二百三十萬年到二十萬年期間,為甚麼猿猴類中的一系會漸漸演進為人類?

作者相信是因為這一系猿猴懂得用,猿猴滿身是毛,腳短有力,善於游走和妻息於樹林之間,但懂得用火的猿猴,能夠倚賴火的熱力取暖,不需要長毛保持體溫,火更能為這批猿猴帶來保護,讓它們能夠安寢於地面,不需要強勁的臂彎和下肢,抓住樹木的支幹,最最最重要的是火能夠烹調食物,讓原本非常難以咀嚼消化的食物變為這羣猿猴的養分,因此它們不再需要強而有力的下巴和牙齒,咀嚼植物的果實、枝葉和根莖,和長長的腸臟分解植物的纖維。

煮食令這系猿猴大大減少進食的時間,按科學家推算,以人類的體型和口腔的條件,每天必須花五小時咀嚼未經烹煮的食物,才能維持生命,但烹煮過的食物大大增加吸收的效率,讓它們賸出空餘的時間,改善生活;此外,火讓它們能夠進食更多養分較高的肉類,滋長腦部的發育;煮食更加有可能促生分甘同味的夫妻關係,動物界的夫妻關係多建基於撫養下一代,夫妻大都各搵各食,並無帶食物回家和伴侶分享的習慣,唯獨是人類習慣把食物帶回家,烹調後一家分享。

看著、看著、.... 發現人類的出現有可能始於烹飪,我喜歡美食,也愛烹飪,原來能夠促進人類的進化,相當偉大的嗜好啊!

2 則留言:

  1. 我吃、故我在!
    I eat, therefore, I am!!
    好味口野、萬歲!

    回覆刪除
  2. 總結得比我更好!希望你不介意我借用來作為博文題目。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