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選股如選美

十月十一日

經濟學大師罕有投資高手,凱恩斯(Keynes, 1883 - 1946)是例外,他的投資經歷並非一凡風順,曾經一朝富貴,也試過一無所有,最終悟出一個道理:挑選股票應當效法選美。

凱恩斯的年代沒有電腦網絡,電視亦未發展成為大眾傳播媒介,選美活動全集中在報章雜誌,後選佳麗各自拍攝一輯照片,刋登在報紙上,然後讓讀者投票,票數多寡決定選美活動的冠、亞和季軍,名列前茅的佳麗當然贏取豐富的獎品,猜中冠軍的投票人士也有機會同樣獲巨額獎金,因此當時的選美活動非常受歡迎,參加者眾多,差不多所有參加競選的人都明白,選美的秘訣不在乎投票人士的眼光,能夠在芸芸美女中挑出最豔壓羣芳的一位,反而是能夠準確預測哪一位最受大眾歡迎,能夠獲得最多選票。

凱恩師認為選擇股票,亦應當效法選美,股票的內在價值(股神畢菲德的價值投資法)不及其受歡迎程度重要,股價取決於供求,受歡迎的股票自然求多於供,股價當然節節上升,股價表現出色當然吸引更多的需求,把現價進一步往上推,形成良性循環,令參予者獲利,凱恩師就是憑這方法在股票市場賺取豐厚的回報,維持優質的生活,還剩下50萬英鎊的遺產。

他的投資方式,值得效法嗎?

配合凱恩師的另一句名言: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從長遠來看,我們都死了),便會更清楚顯示他目光較為短視,著重即時的回報,因此他提出的方法較適合短炒,只要肯定另有買家願意出更高的價錢從你手上購買股票,便能夠賺錢,哪管股票是否有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